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初中生对毒品认识及态度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7-11-19 04:15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对毒品认识及态度的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生 毒品认识 毒品态度 感觉寻求


【摘要】:本研究以辽宁省某中学初一年级至初三年级的学生施测初中生对毒品认识及态度的调查问卷、中国版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问卷、拒绝意图量表,回收问卷833份,有效问卷829份。采用频数统计法,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调查初中生对毒品认识及态度,为青少年有关毒品的教育上提供参考。 1.初中生对于毒品的种类认识上对于传统毒品中认识最多的是鸦片,对于新型毒品认识中最多的是摇头丸。对毒品种类的总体认识水平较低。女生对毒品认识水平高于男生。初中二年级是影响中学生毒品态度的敏感年级段。初中生认为导致一个人吸食毒品的主要原因的前三位分别是好奇、被骗、和自控能力差。次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控制能力差、被骗和好奇。 2.部分初中生对毒品态度存在偏颇,其中有3.2%的学生不了解毒品的特性,14.4%的学生有尝试意愿,1.2%会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87.2%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与毒品教育有关的课程,,部分学生对于毒品拒绝意图需要提高。 3.性别、年级、任职、成绩、消费、是否使用烟酒、其朋友能否接触毒品、认为周围朋友会否吸食及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课程均对毒品态度存在影响。其中女生、初一学生、班级干部、学习成绩好的、未使用烟酒的学生对毒品观念越正确。 4.同伴压力、毒品观念、尝试意愿、抵制效能、拒绝意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5.“感觉寻求”是毒品观念对拒绝意图作用的中介变量。具体存在三种路径: (1)感觉寻求总分中介毒品观念对于拒绝意图的影响,去抑制维度中介认识总分对拒绝意图的影响。 (2)兴奋与冒险维度中介正向观念对拒绝意图的影响。 (3)去抑制维度中介负向观念对拒绝意图的影响。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学校方面应该在开设中学生毒品教育课程,关注初中生二年级学生敏感期的教育;在家庭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子女,家长要交给孩子如何引导积极的同伴关系来抵制毒品的侵袭;在社会方面,社会要加大社区中对于毒品教育的宣传工作,建立防范中心,建立戒毒所;初中生自身要提高心理防范能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社区、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的毒品教育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晓义,林丹华,LI Xiao-ming;社会环境危险性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夏国美;;青少年滥用毒品的成因与禁毒教育模式的转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2期

3 李云鹏;;我国“毒品”定义之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马俊岭;郭海英;潘燕君;;毒品的危害及戒毒方法[J];淮海医药;2010年01期

5 高晓华;杨伊生;;感觉寻求与几种行为关系的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6 林少真;;“我吸的是冰,不是海洛因”:比较视野下的吸毒者自我表达——以上海市新型毒品使用者为例[J];前沿;2010年01期

7 王小彦;;论“认知”与“认识”的分界[J];社会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8 孙江平,宋逸,马迎华,陈虹,陈晶琦,余小鸣,张冰,斯颀,籍红;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报告(三)——吸烟、饮酒和成瘾类药物滥用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5期

9 方晓义;青少年关于抽烟、饮酒的危害认识及其对青少年抽烟、饮酒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年02期

10 方晓义,林丹华,房超;感知的和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1202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02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