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视野下的明东村农业形态演变研究
本文关键词:口述史视野下的明东村农业形态演变研究
【摘要】:19世纪中叶起,由于朝鲜国内世道政治与生活环境所迫,大批朝鲜先民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逐渐形成大小不一的村落,并选择了不同的经济生活模式。移民延边地区的朝鲜先民根据延边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形成和发展了不同的生产组织结构,特别是随各个历史阶段的变化,有了不同的农业生产形态。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也是最早形成朝鲜族村落的地方之一。作为农业民族,农业生产一直是朝鲜族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因此,考察延边朝鲜族村落的农业组织结构的变迁史,能客观地展现出我国朝鲜族村落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研究中国朝鲜族农业发展史,了解延边农业文化变迁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史学、民族学为研究方法,把档案资料和前期成果作为基础资料的同时,主要采取口述史的研究办法,深入考察解放前明东村朝鲜族村落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解放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乃至现今的发展历程。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东北农村朝鲜族打工经济观察与反思——基于东北农村朝鲜族W家族30年的打工经历[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9期
2 傅光明;;口述史:历史、价值与方法[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3 安成浩;;朝鲜族乡村社会的集中村建设及其社会共同体的质变[J];当代韩国;2014年02期
4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黑龙江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黑龙江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5年02期
5 张晓宁;惠宁;;新中国60年农业组织形式变迁研究[J];经济纵横;2010年03期
6 王加华;代建平;;家族传说·村落历史·族群关系——山东省莱阳市小姚格庄口头传说的“在地化”探讨[J];民俗研究;2008年02期
7 孙春日;试论延边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J];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8 方民镐;清代前期朝鲜族历史述略[J];满族研究;2002年03期
9 刘会清;姜莉;;中国朝鲜族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从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谈起[J];理论学刊;2013年02期
10 孟凡东;;论东北朝鲜族新农村建设的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立敏;村落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晶;朝鲜族的认同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林哲焕;中国朝鲜族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朴美兰;民族学视野下的延边朝鲜族人口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町灿;关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朝鲜族农村历史的民族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邰静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朝鲜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成根;党的民族自治与朝鲜族各种团体的“民族自治”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3 黄超;跨国劳务输出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崔美兰;吉林省朝鲜族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朴福兰;清朝封禁时期朝鲜人犯越事例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金中浩;延边地区朝鲜族生活史口述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7 金银华;清、朝两国对“犯越”朝鲜人的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8 吴龙峰;延边朝鲜族聚居地乡土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朴光星;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重组[D];延边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234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3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