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视角下西安市高陵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7:38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视角下西安市高陵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
【摘要】:在当前快速城镇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也呈现出加速的趋势。我国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要解决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就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其深层次原因和机制。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通过乡村聚落空间的构建来推动乡村社会的发展,以适应当前我国乡村社会转型需要。空间只是人类活动及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必须关注人类社会活动对空间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国外社会转型经验梳理和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乡村经济、制度、社会变迁研究,并对乡村社会转型趋势进行了探索,认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迅速推进,乡村居民已经大量脱离第一产业,转而以季节性兼业为主,乡村社会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快速进入现代文明。在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聚落的区域空间分布体系、个体形态和功能结构、住宅使用功能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乡村社会转型的巨大影响,在演变过程中,乡村经济和制度变化、乡村社会变化、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交织关系。 本论文针对西安市高陵县乡村聚落演变展开,,研究得出目前高陵县乡村聚落的区域空间分布体系、个体形态和功能结构变化主要由乡村经济和政策所引起,而乡村住宅空间则是以乡村居民的自发行为所产生的变化为主。其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政策为引导、聚集为目的、服务为根本、选择多元化的四大特点。同时也说明了在高陵县的自身优势下,政策引导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不可复制性。 本文最终提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路径:第一步,通过树立典型探索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用典型案例的影响力来引导乡村发展建设;第二步,通过实现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以缩小城乡差距,为乡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以提高其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社会转型;第三步,推进乡村社区的服务网络化,依据已有村庄布局基础,充分利用交通、通讯条件,选择地域有利的自然村落构建社区服务中心,形成较为分散但服务便捷的网络化格局。通过以上三个阶段,乡村社会的转型和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乡村地区的复兴。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2.29;C912.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李阿琳;;日本农村分散集落中小城市的出现及其特征[J];城市规划;2009年05期
3 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4 杨山;发达地区城乡聚落形态的信息提取与分形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0年06期
5 曹恒德;王勇;李广斌;;苏南地区农村居住发展及其模式探讨[J];规划师;2007年02期
6 李培林;;从“农民的终结”到“村落的终结”[J];传承;2012年15期
7 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年05期
9 刘成文;张英魁;;破解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流失难题刍议——以ERG理论为视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J];建筑学报;2000年11期
本文编号:1254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5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