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S视角的技术领域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8:03
本文关键词:基于STS视角的技术领域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TS 技术领域 社会性别 女性技术人才 性别平等
【摘要】:女性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对技术的进步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人才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STS理论的视域中,“技术”和作为社会因素的“性别”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内在关联,两者均被视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存在着相互建构的关系。女性主义理论指出:性别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此在关注“技术-社会”关系时,应把“技术”与“性别”关系纳入进来。透过性别视角反思技术领域,不难发现其充斥着大量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表现在:技术实践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技术制品本身的性别不平等、技术教育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传统性别文化、有关社会制度的缺失及女性主体自身的某些不足是造成技术领域性别失衡和等级悬殊的主要因素。只有打破传统性别二元论,营造先进的性别文化,并且通过制度创新和女性自我认知的转变才有可能改变技术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状。论文首先对技术领域的性别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其研究的必要性,分别归纳出女性主义理论对于“性别”和“技术”的解读,为后续探讨技术与性别关系提供思维框架与理论基础。其次,用STS基本理论审视技术领域中的性别问题,从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制品本身和技术教育领域三个维度论述技术领域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和表征。女性参与技术实践的数量偏少、等级偏弱、报酬偏低;充满男性特征的技术制品及技术教育领域的性别歧视严重制约了技术女性人才的全面发展,也与技术领域追求“性别和谐”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再次,对技术领域性别不平等进行STS剖析,分别从文化、社会、性别视角探究了技术领域性别不平等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技术-性别-社会”视角构建技术领域中的性别平等,指出先进性别文化的引导与创建、性别差异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技术女性平等主体角色的调适与重塑是实现技术领域性别平等的有效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3.68;N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显飞;章雁超;傅畅梅;;文化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技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章梅芳;;女性主义技术社会研究理论溯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肖雷波;柯文;吴文娟;;论女性主义技术科学研究——当代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后人类主义转向[J];科学与社会;2013年03期
4 易显飞;张裔雯;;论技术创新的“女性缺席”[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06期
5 常红;曹志平;易显飞;;女性主义科学批判进路解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02期
6 易显飞;;“技术-性别-自然生态”问题探究——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阈[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卫才胜;;技术社会建构论的批判与论争[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易显飞;常红;;认知主体的女性主义解读[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01期
9 佟新;;论中国人才性别结构均衡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陈英;肖峰;;技术女性主义述评[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254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5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