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流动儿童安全服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04:15
本文关键词: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流动儿童安全服务的研究
【摘要】:流动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城而产生的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目前虽然许多流动儿童在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然而其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流动儿童的安全问题不仅给社会、家庭、学校造成很大的影响,也给其自身的成长发展带来各种伤害和障碍。例如,一般的流动儿童受伤害的类型有烧伤、摔伤、动物咬伤、性侵害、交通事故引发的伤害以及火灾和溺水等引发的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意外伤害对流动儿童所带来的影响,应该要切实做好预防性的工作。 为了提高流动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流动儿童家长保护儿童的意识和对孩子的监护力度,更好的做好流动儿童安全问题发生的预防性工作;本文针对流动儿童个体及其家长两类群体,以流动儿童受伤害的类型作为切入点,将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性知识教育、游泳安全注意事项、火灾逃生自救方法以及其他日常安全知识教育作为主题设计实施并分析反思了小组社工活动。 研究的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安全服务的小组社工活动,是应对当前突出的流动儿童安全问题的有益尝试。流动儿童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面对模拟突发事故时能够较好的正确应对,提高流动儿童自我保护及其家长保护儿童的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已经基本上得以实现。小组社工活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性。以后还可以尝试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和社区倡导,以更好的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推动流动儿童安全问题的解决。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6;C91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雪松;刘东;张靖;;流动儿童的敌意与行为问题——以上海为例的问卷调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6期
2 张纯;郑童;吕斌;;北京流动儿童就学的校车线路研究——基于网络法的分析及校车设施布局建议[J];规划师;2012年05期
3 朱晓霞;陈坤;;关于我国城市农民工子女生存和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4 仇叶龙;韩优莉;常文虎;周海清;;北京市某区流动儿童参加医疗保险意愿及其特征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5 周世强;李鹤;;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服务的研究——以北京市H社区与Q社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李晓东;陈怡;高秋凤;;流浪儿童的性格与行为特点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刘海燕;胡小岩;;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策略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陈婷婷;陈伙平;;论社区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J];理论观察;2012年01期
9 徐玲;白文飞;;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发展困境[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10 刘文;刘娟;张文心;;我国儿童保护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1264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6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