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晚清女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05:19

  本文关键词:晚清女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晚清 女学 思想 实践


【摘要】: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正式出现于晚清时期,①晚清女学创始于戊戌变法期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维新人士开始创办女学堂,开启了中国人自办女子学校的历史大门。晚清女学是在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受西方女教观念的影响和教会女学的刺激,以及先进知识分子呼吁兴女学、倡女权的努力下才兴起的。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给了日本,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兵战、商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进行学战,教育救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经元善、康同薇等进步人士,他们提倡女子教育,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张男女平等,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提出兴女学,认为这不仅可以富国强民,还可以提高女性的自身素质,培养贤妻良母,,有利于家庭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且将其教育主张付诸实践,创办了中国女学会和《女学报》、兴办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女学堂——经正女塾。 清末新政时期,政府颁布了新学制,官办女学兴起,女子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间,女学观念出现了明显的更易,不同于戊戌维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家认为男女平权,女优于男;注重女子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读书识字;强调女性自身的解放,而不是培养贤妻良母;主张仿效西方,而不是讴歌三代。清政府在1907年颁布了女子学堂章程,把女子教育纳入了学校的系统中,女子教育在学制上正式成立。女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如上海务本女塾、爱国女学、湖南的周氏家塾、北京豫教女学堂等等。 晚清女学创办的初期,规模很小,发展也不均衡,但是改变了中国只存在教会女学的状况,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掀起了兴办女学堂的热潮,为民国时期女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女子学校的兴起促使先进女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培养了一批妇女人才,形成了早期的知识妇女群体,改变了社会的风气。 今天研究晚清女学的发展,应从其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彻底转变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正确地认识男女平等以及女子不学习的危害,关注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女童就学情况,缩小教育发展的地域差异,为女子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68;K2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阎广芬;简论西方女学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阎广芬;夹缝中求发展——中国近代女子义务教育的定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阎文芬;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历程、特点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5 张莲波;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潮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6 王敬平;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7 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念烨;近代教会女学对福州社会发展的贡献[J];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9 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J];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10 谷忠玉,郭齐家;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海燕;维新时期女子教育思潮及实践[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5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65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