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浙江宁波大榭岛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史前制盐环境适宜性探讨

发布时间:2020-08-02 14:46
【摘要】:人地关系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新石器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环境考古方向的重要课题内容,遗址区人类活动与区域自然环境背景之间的发展演化研究,帮助我们探究地质历史时期古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响应活动,从而了解环境背景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及人类对环境的主动适应,也为当下及未来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一面镜子对照。其中关于制盐遗址研究中的古人类制盐活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关系研究,是环境考古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向。而我国现已发掘的制盐遗址多属历史时期遗存,对于新石器时期的制盐遗址环境考古研究可以使我们追溯到更远的人地关系中,推进盐业考古研究的同时,加深全面理解人地关系。宁波大榭岛的史前制盐遗址,即大榭遗址,为此研究提供很好的契机。本研究于大榭岛榭北盆地内,大榭遗址附近实施获取了Z93、Z16和Z58三个钻孔,并搜集了盆地内几十个地质工程钻孔。此外,还获得了大榭遗址T0705探方的完整剖面,同时采集了大榭遗址多个探方的堆土样、大榭岛现代潮滩表层沉积物、岛上黄土沉积物以及大榭岛附近岛屿(穿鼻岛、海山岛)潮滩表层样。对这些钻孔、遗址剖面和岛屿自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AMS~(14)C测年、粒度、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元素以及矿物磁学分析,以判别钻孔地层及遗址剖面生土层的沉积环境;重建榭北盆地末次盛冰期古地形以及新石器文化期间的海岸线变化和滩涂资源;判断大榭遗址堆土来源,探讨遗址堆土特征与制盐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究新石器人类制盐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全新世初期,大榭岛的榭北盆地内古地势均在现今海平面以下,落差较大,东、西、南三面山麓附近地势在-5~-10 m范围,盆地北部通海的盆地口古地势低于-40 m,大榭遗址位于盆地西南侧的被山丘包围的山岙内,属于一个紧邻海洋,但与海隔离的半封闭环境。2.Z93孔地层研究显示,大约6300 cal.yr BP,榭北盆地内的山麓地区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成为滨海沼泽环境,沼泽内主要生长C_3植物;自大约6000 cal.yr BP,沼泽退化,成为潮上带氧化环境,并且在大约5900 cal.yr BP和5000 cal.yr BP发生极端台风事件,第二次极端台风事件后,陆相指示元素Ba含量显著增大且Sr/Ba值持续下降,反映山麓地带逐渐脱离海水作用,成为稳定的陆相环境。3.遗址T0705探方的磁性及元素特征显示,生土层为潮间带环境,在~4900cal.yr BP演变为氧化的潮上带环境。这个时候的Z16孔沉积物仍呈现Sr/Ba值高、磁性矿物含量较丰富且存在自生铁硫化物的特征,指示潮滩环境。因此,~4900cal.yr BP时,海岸线位于遗址附近,遗址周围的山丘给良渚晚期的古人类定居生存创造了条件;但此时陆地范围较为局限,仅为山麓狭窄地带,而大榭遗址东侧以及榭北盆地内属于分布有潮沟系统的潮滩环境;在后续的钱山漾文化时期,古人利用遗址所在位置的地理优势及榭北盆地内的潮沟及潮滩资源条件进行制盐活动。4.大约4000 cal.yr BP,Z16孔各元素含量下降,Sr/Ba值显著降低,磁化率降低,不完全反铁磁矿物含量明显增高,沉积环境变为陆相,Z58孔的岩性特征也显示于约4000 cal.yr BP成为陆相环境,即此时海岸线向海推进到距离遗址约600 m处,因此大榭遗址不再具有制盐的便利条件。5.遗址堆土的元素特征显示,部分堆土存在潮滩沉积物的特征,推测是古人制盐活动所用盐泥;盐灶内的浅色硬质层高度富集Ca、Ba、Sr等元素,推测为长期烧煮卤水所形成的结壳;盐灶附近的T0705剖面,其钱山漾和良渚文化层Ba含量异常低、Sr/Ba比值异常高,此外,磁参数显示地层中出现SIRM/χ高值,且S_(-20 mT)值较低,S_(-300 mT)接近饱和,指示沉积物中存在铁硫化物,推测为古人制盐活动中,长期进行海水淋卤所造成的现象。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推测大榭遗址钱山漾时期的古人类利用古榭北盆地的滩涂资源,收集滩涂盐泥,采用淋卤烧煮的方法进行制盐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8;C912.4
【图文】:

分布图,国家,遗址,底图


4图 1-1 中国典型古制盐遗址分布图(底图来源于国家 1:400 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发布)n map of classical ancient Chinese salt-making sites ( The base map is derived from the 1:400 million national basic geograpthe National Geomatics Center of China )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遗址,海盐生产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5)对比大榭遗址不同剖面地层堆土的无机元素特征并判断沉积物来源,结合已有的盐业遗址考古研究,分析其形成机制,并讨论大榭遗址古海盐生产工艺6)结合古榭北盆地的环境演变及遗址堆土成因判断,分析并讨论古人类制盐活动与环境资源条件的相互关系,论证制盐的环境适宜性,进一步讨论人地关系演化发展。

大榭岛,宁波市


岛地理地貌简介省宁波市大榭岛属东海之滨的一个小岛,因远观如水榭而得名。岸线中段,东临东海,西与宁波市北仑港相邻,南距大陆最近岛面积 30.84 km2,其中陆地面积 28.37 km2,滩涂面积 2.47 k和海相淤积平原组成(图 2-1),其中丘陵主要分布岛屿中部,面积占比 46.3%(谷颖和李金铎,2008);榭北盆地是岛上主要东、南、西三面环山。东部山体较高,最高峰七顶山在 320 米以西部山体低矮、平缓、风化剧烈(谷颖和李金铎,2008);盆地高程大多仅 2 m 左右,为淤泥质潮滩演变而成的滨海平原。大比较独特,位于该岛榭北盆地西南角阴山岙内部(图 2-1,图 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溢澄;中信开发——宁波大榭岛[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4年02期

2 陈晓秋;;重上大榭岛[J];文学港;2008年03期

3 简明月;世界一流的港口经贸区──大榭岛[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1年18期

4 ;国务院关于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土地成片开发建设问题的批复[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3年06期

5 董有华;;大榭岛的苏醒[J];文化交流;1995年01期

6 李文忠,陈元龙,柴本澄,郭小碚,贾进;大榭岛港口开发战略探讨[J];综合运输;1997年07期

7 闵文;大榭岛开发进展顺利[J];宁波党政论坛;1995年01期

8 蒋伟民 ,邱明亮;美丽宁静的岛 繁荣兴旺的岛 走近大榭岛[J];文化交流;2004年03期

9 赵永强;寿鹿;徐晓群;廖一波;曾江宁;高爱根;陈全震;;海洋大型底栖动物对海岛开发的生态响应——以宁波大榭岛为例[J];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10 屠德文;大榭,宁波腾飞的加速器[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立明;;宁波市大榭岛东部滨海相软土工程特性及成因分析[A];2011建材非金属矿地质勘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英俊 宛敏武 本报特约记者 方立华;大榭岛涌动双拥潮[N];解放军报;2011年

2 刘新民 余子富 本报记者 钱晓虎;来自大榭岛的双拥报告[N];解放军报;2003年

3 王佑;全球最大MDI产业园落户宁波大榭岛[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周献恩、钟作新、帅叔龙;大榭岛传奇新篇[N];中国交通报;2005年

5 常亚男;大榭岛45万吨原油码头试投产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杨婧;大榭岛开港 重演“长三角”海港之争?[N];财经时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费常泰;杭钢集团大榭岛5460亩圈地纠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8 陈杰跃;大榭岛:港口“大餐”越吃越欢[N];中国水运报;2003年

9 戴晨邋咏春;两员工严格把关挽回损失700万元[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本刊记者 蒋红梅 通讯员 韩德慧;PTA“航母”在大榭岛扬帆起航[N];宁波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栗文静;浙江宁波大榭岛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史前制盐环境适宜性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尹盼;大榭岛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8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778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