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服务者的增能:以“大哥哥大姐姐计划”为例

发布时间:2020-09-11 20:52
   "增能"承认并注重发展有需要的人群在个人、人际和政策三方面的潜能,从而有能力对抗过大压力的环境,并强调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互动在增能中的作用。研究者同时作为服务中的专业提供者,对"大哥哥大姐姐计划"项目长达五年的过程跟踪和观察,探索了存在于服务对象和服务者个人、人际和政策方面的"增能"这一社会事实,着重对增能过程进行展现。以往有关增能的实务研究多聚焦于服务对象的单向增能,本文通过实务研究展现了服务对象和服务者双方的增能,拓展了有关增能的研究,并强调了增能的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东辉;;“治理型增能”:治理理念在流动人口增能中的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薛东冬;;流动青少年精神状况分析——以福德村社区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年12期

3 陈明香;金小红;;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状况的调查[J];青年探索;2012年06期

4 陶兆铭;;充权为本青年工作:理论与实践[J];青年探索;2011年03期

5 高万红;;增能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昆明Y社区流动人口社区综合服务实践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韩晓燕;;剖析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的三个视角——身体与心灵,牺牲者与威胁者,投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陈卫东;;我国八城市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调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1期

8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9 陈映芳;;今天需要怎样的孩子观[J];上海教育;2006年13期

10 曾守锤;;殛需加强流动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以浦东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雷;;接力式进城:代际支持与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基于皖东溪水镇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2 潘倩倩;;安居与风险:廉租住房中外来务工者的生活秩序逻辑——以社会空间辩证法为视角[J];青年学报;2017年03期

3 叶俊焘;;转型时期农民工留城意愿之再审视——一个可行能力和工具性自由的框架[J];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08期

4 田明;;地方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17年07期

5 叶继红;杨鹏程;;城镇居民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科技支持因素分析[J];中州学刊;2017年07期

6 王向阳;;两栖式城镇化:农民进城的另一种实践性表达——基于宁夏P县Z村的调研[J];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7 陈宏胜;王兴平;刘晔;李志刚;;“理性”与“感性”之间:上海流动人口迁居意愿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7期

8 张蓥;杨璐;刘文茜;;半城市化现象解决途径探究——以西安市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7年12期

9 陈文琼;刘建平;;发展型半城市化的具体类型及其良性循环机制——中国农民进城过程的经验研究[J];城市问题;2017年06期

10 孙梦;;基于群体需求差异的城中村改造推进思路研究——以郑州市多个城中村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东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重解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5期

2 顾东辉;;社会治理及社会工作的同构演绎[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年03期

3 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社会;2012年05期

4 金小红;陈薇;;流动青少年犯罪:生存风险与环境风险的影响——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状况调查[J];城市问题;2011年11期

5 刘建娥;;乡-城移民(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基于五大城市的调查[J];人口研究;2010年04期

6 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年03期

7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年02期

8 魏雁滨;陶兆铭;;从介入模式探讨香港青少年服务的发展[J];青年探索;2010年02期

9 魏雁滨;;论当代青少年研究理论的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08期

10 关信平;刘建娥;;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娟;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浅谈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活动平等[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Z2期

2 佘凌,罗国芬;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余凌,罗国芬;谁对青年流动人口的下一代负责——兼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J];青年探索;2003年05期

4 郑蓉;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王涤;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4期

6 贺友谊;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6期

7 李玉英;试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认识上的误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王佳;;要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J];中国统计;2006年02期

9 付明艳;;论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9期

10 邱兴;;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教师的观念转变与作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莹;黄亚武;;流动人口子女教学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彭子建;李小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形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探讨[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5 迟兆艳;;流动人口子女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穆美琼;;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法律保护[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7 邱小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教育财政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翔;;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对策思考[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9 刘翔;;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10 穆美琼;;略论城镇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奇;全市公立学校接收25万流动人口子女[N];北京日报;2006年

2 陈未鸣邋赖刚 周骏 通讯员 闻晓明;北仑六成流动人口子女进公办学校[N];宁波日报;2007年

3 王丽;贵阳:连续居住3个月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免收借读费[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王林东;北京朝阳联合检查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安全[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5 朱磊;谁来管管流动人口子女上学[N];今日信息报;2009年

6 朱磊;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建设待加强[N];中国社会报;2009年

7 河西区南湖小学 王志勇;让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优质教育[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齐永昌;市教体局局长:无条件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N];拉萨晚报;2010年

9 黄文辉 李树成;四方区关爱流动人口子女成长[N];中国人口报;2010年

10 记者 齐永昌 见习记者 戴利燮;流动人口子女上学一个都不能少[N];拉萨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宝亚;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培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城市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宁;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阮朝扬;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地选择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雪梅;流动人口子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6 张兰芳;广东顺德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颖;番禺区石楼中学“两为主”政策执行与存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郭伯承;合作学习在流动人口子女初中物理教育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史誉;流动人口子女小学英语学习困难状况的调查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黄娥;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17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17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0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