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施惠者意图对受惠者概化互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18 09:07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会因为过去受到他人的慷慨对待而在后续做出回馈社会的行为,也有一些人会因为过去受到他人的自私对待而在后续做出报复社会的行为。这种因为过去他人对待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无关他人的行为模式被称为概化互惠。在概化互惠中,对他人行为性质的判断决定个体在后续对待无关他人的行为方式。过去研究者探究了初始施惠效价对概化互惠的影响及其机制,而对初始施惠者意图对其的影响并未做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第三方对行为的道德判断以及在直接、间接互惠等反应性互惠中,行为结果和施惠者意图是判断他人行为性质的重要因素。据此,本研究推断初始施惠者意图对概化互惠有影响。为检测该推测,本研究采用两项研究六个实验,通过问卷法和实验法系统地考察了初始施惠者意图对概化互惠的影响。本实验结果发现:(1)初始施惠者意图性调对受惠者的概化互惠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在概化互惠中,相对于初始施惠者无意做出的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初始施惠者有意做出的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促使受惠者对无关他人做出更多的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2)初始施惠效价在初始施惠者有意图时对受惠者的概化互惠行为有调节作用。在初始施惠者有意图条件下,相对于消极初始施惠,积极初始施惠促使受惠者对无关他人做出更多的正性行为;在初始施惠者无意图条件下,消极初始施惠与积极初始施惠对受惠者与无关他人交互行为的影响程度无显著差异。(3)初始施惠者负性意图对概化互惠的影响程度强于正性意图。相对于无意图行为,受惠者受到初始施惠者负性意图行为对待后,对无关他人做出更多的负性行为;相对于无意图行为,受惠者受到初始施惠者正性意图行为对待后,对无关他人并未做出更多的正性行为。上述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初始施惠效价和初始施惠者意图与概化互惠的关系,是对以往概化互惠研究的重要拓展,也有助于理解何种行为更易在人群中传播。
【学位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12.6
【部分图文】:
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2.32, SD=14.41) 显 著 多 于 无 意 图 条 件 (M=55.70, 0.001, η2=0.272;而对于消极的初始施惠,有意图条件下的金钱数额(M=34.41, SD=12.72)显著多于无意图条)=3.99, p<0.05, η2=0.054。这一结果表明,与理论假设一致促进被试随后对无关他人的积极施惠行为,有意图的初始无关他人的消极施惠行为,即初始施惠者的意图性对受惠作用。有意
p<0.01, η2=0.089。固定初始施惠效价条件,比较施惠者有意行化互惠的影响,简单效应分析表明(附表 2.6),在积极初始施惠条件施惠者有意图条件下给下一个玩家分配的金钱数额(M=52.50, SD=7.3惠者无意图条件(M=47.31, SD=6.08),F(1,112)=4.999, p<0.05, η2=0.043施惠条件下,被试在初始施惠者有意图条件下给下一个玩家分配的3, SD=10.89) 显 著 少 于 初 始 施 惠 者 无 意 图 条 件 (M=45.37, SD.909, p<0.05, η2=0.05。固定初始施惠者意图性条件,比较积极初始施施惠行为对概化互惠的影响,简单效应分析表明(附表 2.7),在初始件下,被试在积极初始施惠条件下给下一个玩家分配的金钱数额()显著多于消极初始施惠条件(M=42.56, SD=10.62),F(1,112)=30.2753;而在初始施惠者无意图条件下,被试在积极初始施惠条件下给下钱数额(M=47.31, SD=6.08)与消极初始施惠条件(M=45.37, SD=9.89).704, p<0.40, η2=0.006。这里与实验 1 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图 2.3 不同初始施惠条件下被试给他人分配的枯燥工作数(M±SE结果表明,初始施惠者意图性对受惠者的概化互惠行为具的积极初始施惠可促进被试随后对他人的积极施惠行为;进被试随后对他人的消极施惠行为。且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始施惠效价对概化互惠的影响,表现为在有意图初始施惠对概化互惠的影响程度不同;而在无意图的初始施惠条件化互惠的影响程度无差异。积极初始施惠 消极初始施惠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6099
【学位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12.6
【部分图文】:
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2.32, SD=14.41) 显 著 多 于 无 意 图 条 件 (M=55.70, 0.001, η2=0.272;而对于消极的初始施惠,有意图条件下的金钱数额(M=34.41, SD=12.72)显著多于无意图条)=3.99, p<0.05, η2=0.054。这一结果表明,与理论假设一致促进被试随后对无关他人的积极施惠行为,有意图的初始无关他人的消极施惠行为,即初始施惠者的意图性对受惠作用。有意
p<0.01, η2=0.089。固定初始施惠效价条件,比较施惠者有意行化互惠的影响,简单效应分析表明(附表 2.6),在积极初始施惠条件施惠者有意图条件下给下一个玩家分配的金钱数额(M=52.50, SD=7.3惠者无意图条件(M=47.31, SD=6.08),F(1,112)=4.999, p<0.05, η2=0.043施惠条件下,被试在初始施惠者有意图条件下给下一个玩家分配的3, SD=10.89) 显 著 少 于 初 始 施 惠 者 无 意 图 条 件 (M=45.37, SD.909, p<0.05, η2=0.05。固定初始施惠者意图性条件,比较积极初始施施惠行为对概化互惠的影响,简单效应分析表明(附表 2.7),在初始件下,被试在积极初始施惠条件下给下一个玩家分配的金钱数额()显著多于消极初始施惠条件(M=42.56, SD=10.62),F(1,112)=30.2753;而在初始施惠者无意图条件下,被试在积极初始施惠条件下给下钱数额(M=47.31, SD=6.08)与消极初始施惠条件(M=45.37, SD=9.89).704, p<0.40, η2=0.006。这里与实验 1 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图 2.3 不同初始施惠条件下被试给他人分配的枯燥工作数(M±SE结果表明,初始施惠者意图性对受惠者的概化互惠行为具的积极初始施惠可促进被试随后对他人的积极施惠行为;进被试随后对他人的消极施惠行为。且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始施惠效价对概化互惠的影响,表现为在有意图初始施惠对概化互惠的影响程度不同;而在无意图的初始施惠条件化互惠的影响程度无差异。积极初始施惠 消极初始施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俊宣;寇彧;;自私行为的传递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06期
2 梁福成;王心怡;唐卫海;;提议者的意图、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对不同年龄回应者公平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5年03期
3 甘甜;李万清;唐红红;陆夏平;李小俚;刘超;罗跃嘉;;经颅直流电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对道德意图加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3年09期
4 李斌;徐富明;王伟;邓子鹃;张军伟;;锚定效应的种类、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846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4609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