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子沟通能力提升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20:30
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问题深刻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而针对如何提升留守儿童家庭亲子沟通能力的研究则很少。本研究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能力为研究目标,通过对重庆市长寿区D村的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能力的调研,深掘重庆市长寿区D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沟通现状、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经调查发现,D村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能力普遍较差,主要体现在沟通的质量低、沟通缺乏主动性、沟通缺乏技巧性、沟通话题的单一性。在实务工作部分,选取该村一户亲子沟通问题较为典型的家庭,为提升该户的亲子沟通能力展开个案服务。通过七次个案面谈服务,主题分别是“领悟理论”、“寻找非理性信念”、“击破非理性信念”、“构建新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沟通的自我暴露技巧学习”、“化解以爱为名的情绪勒索”以及“巩固服务做结案准备”。在面谈服务中,首先运用情绪ABC理论消除案主心中阻碍亲子沟通的不合理信念,重建有利于亲子沟通的合理信念。接着,分别针对案主与父亲和母亲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案主学习相应的沟通技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研究...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调查对象与父母电话沟通的频次从调查的结果可知,有22%的留守儿童每周会与父母打电话一次,44%的留
17对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培养稳定健康的亲子关系也具有深远意义。充足的沟通时间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了解,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信任,有利于减低沟通障碍。图4-9调查对象与父母每次沟通时长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在此次访谈的27名留守儿童中,与父母每次电话沟通的时长,低于1分钟的占4%,在1至5分钟的占55%,5至10分钟的占22%,10至30分钟的占15%,超过30分钟的占4%。整体上来看,沟通的时间是很短的,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进行充分沟通的。在低于5分钟的的沟通,沟通双方是很难进行深入沟通的。沟通时间的长短也反映出亲子间沟通话题和沟通能力方面的问题。4.4成因分析4.4.1家庭结构系统固化沟通模式留守儿童家庭中的各个父子子系统和母子系统的边界封闭,影响了留守儿童父母间的沟通频率。从调查的数据来看,访谈对象中大概有67%的家庭的教养方式属于忽略型,在随机抽样调查的27户家庭中,有48%的家庭的父母每年只回家1次。在父母的对留守儿童的教养模式和长期异地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不健康、功能不健全、沟通不畅通的家庭结构,家庭中的两个重要的子系统功能出现障碍。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子系统、留守儿童与父亲的子系统以及留守儿童与母亲的子系统的界限过于僵化、不灵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如留守儿童如果有什么想法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当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父母也不能及时表达对他们的关爱。而忽略型的教养模式,则更容易让留守儿童体会不到父母的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越轨行为。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最终进一步影响到他们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意愿,从而只会让他们之间的沟通频率更低。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论文
22用,从而直接影响者每一个家庭成员。小莫就是这个不良家庭结构中的受害者。正如武志红(2007)所言:“家,常被我们用最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成玫瑰色的港湾甚至天堂。但实际上,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我们之所以会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在家中受了伤”。图4-10案主家庭结构关系图4.5.3.2家庭各子系统间沟通评估从家庭各个子系统来看,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的自我暴露程度低。沟通双方自我暴露的水平反应其关系的亲密程度,沟通双方之间的自我暴露层次越高,则亲密关系的层次就越高,沟通的质量越久越高。社会渗透理论指出,自己的揭露水平与他人的揭露水平相对应,他人揭露水平高时自己也高,他人揭露水平低时自己也低(蒋索,邹泓,胡茜,2008)。因此,亲子间的自我暴露水平影响着亲子间的沟通,自我暴露水平是评估亲子沟通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而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是使亲子间的关系走向紧密的关键因素,自我暴露有利于缩小亲子间心理差距,有利于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关系,提高亲子间沟通的有效性(邱蕾,2008)。案主的父母将案主从小放在农村的外婆家,仅仅满足案主的物质需求,而对案主的情感需求很少做积极回应,也很少主动去关心案主的情感世界。父女间的沟通生硬缺乏温情,案主的父亲每次打电话只关注案主的物质需求,很少与案主进行思想交流,很少主动关心案主的情感世界和感情需要;而案主也很少主动关心询问父亲的工作情况、身体健康,也很少主动向父亲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案主与其母亲经常因琐事而发生争吵,案主自己也明白母亲非常的爱自己,自己也非常爱母亲,但是经常在沟通的过程中产生冲突。明明互相深爱着对方,却都不愿意主动把这份爱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呈现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亲子沟通与同伴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J]. 彭美,戴斌荣.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9)
[2]社会工作介入贫困乡村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四川外国语大学社工团队在重庆市城口县的实践[J]. 林移刚. 中国社会工作. 2019(24)
[3]独生子女父母与不同出生顺序的非独生子女父母教育卷入的比较分析——以山东省聊城市小学生家长为例[J]. 郭筱琳,罗良.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5)
[4]亲子沟通对留守初中生前瞻适应的影响:社会智力的中介作用[J]. 寇冬泉,陈尚楠,舒鉴皓. 教育导刊. 2019(04)
[5]亲子亲合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抑郁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 张庆华,张蕾,李姗泽,王智,邵景进.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3)
[6]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探讨[J]. 栾菁.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7]时段理论和结构-建构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J]. 王思斌,秦小峰.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6)
[8]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 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陈锋菊,余思. 心理学报. 2018(09)
[9]社会工作介入贫困乡村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以重庆市城口县反贫困社会工作项目为例[J]. 穆莉萍,唐佳. 中国社会工作. 2018(06)
[10]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正向教养小组助力亲子沟通[J]. 张萍. 中国社会工作. 2018(06)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个案介入研究[D]. 王亚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 安伯欣.陕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9902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调查对象与父母电话沟通的频次从调查的结果可知,有22%的留守儿童每周会与父母打电话一次,44%的留
17对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培养稳定健康的亲子关系也具有深远意义。充足的沟通时间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了解,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信任,有利于减低沟通障碍。图4-9调查对象与父母每次沟通时长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在此次访谈的27名留守儿童中,与父母每次电话沟通的时长,低于1分钟的占4%,在1至5分钟的占55%,5至10分钟的占22%,10至30分钟的占15%,超过30分钟的占4%。整体上来看,沟通的时间是很短的,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进行充分沟通的。在低于5分钟的的沟通,沟通双方是很难进行深入沟通的。沟通时间的长短也反映出亲子间沟通话题和沟通能力方面的问题。4.4成因分析4.4.1家庭结构系统固化沟通模式留守儿童家庭中的各个父子子系统和母子系统的边界封闭,影响了留守儿童父母间的沟通频率。从调查的数据来看,访谈对象中大概有67%的家庭的教养方式属于忽略型,在随机抽样调查的27户家庭中,有48%的家庭的父母每年只回家1次。在父母的对留守儿童的教养模式和长期异地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不健康、功能不健全、沟通不畅通的家庭结构,家庭中的两个重要的子系统功能出现障碍。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子系统、留守儿童与父亲的子系统以及留守儿童与母亲的子系统的界限过于僵化、不灵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如留守儿童如果有什么想法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当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父母也不能及时表达对他们的关爱。而忽略型的教养模式,则更容易让留守儿童体会不到父母的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越轨行为。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最终进一步影响到他们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意愿,从而只会让他们之间的沟通频率更低。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论文
22用,从而直接影响者每一个家庭成员。小莫就是这个不良家庭结构中的受害者。正如武志红(2007)所言:“家,常被我们用最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成玫瑰色的港湾甚至天堂。但实际上,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我们之所以会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在家中受了伤”。图4-10案主家庭结构关系图4.5.3.2家庭各子系统间沟通评估从家庭各个子系统来看,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的自我暴露程度低。沟通双方自我暴露的水平反应其关系的亲密程度,沟通双方之间的自我暴露层次越高,则亲密关系的层次就越高,沟通的质量越久越高。社会渗透理论指出,自己的揭露水平与他人的揭露水平相对应,他人揭露水平高时自己也高,他人揭露水平低时自己也低(蒋索,邹泓,胡茜,2008)。因此,亲子间的自我暴露水平影响着亲子间的沟通,自我暴露水平是评估亲子沟通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而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是使亲子间的关系走向紧密的关键因素,自我暴露有利于缩小亲子间心理差距,有利于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关系,提高亲子间沟通的有效性(邱蕾,2008)。案主的父母将案主从小放在农村的外婆家,仅仅满足案主的物质需求,而对案主的情感需求很少做积极回应,也很少主动去关心案主的情感世界。父女间的沟通生硬缺乏温情,案主的父亲每次打电话只关注案主的物质需求,很少与案主进行思想交流,很少主动关心案主的情感世界和感情需要;而案主也很少主动关心询问父亲的工作情况、身体健康,也很少主动向父亲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案主与其母亲经常因琐事而发生争吵,案主自己也明白母亲非常的爱自己,自己也非常爱母亲,但是经常在沟通的过程中产生冲突。明明互相深爱着对方,却都不愿意主动把这份爱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呈现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亲子沟通与同伴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J]. 彭美,戴斌荣.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9)
[2]社会工作介入贫困乡村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四川外国语大学社工团队在重庆市城口县的实践[J]. 林移刚. 中国社会工作. 2019(24)
[3]独生子女父母与不同出生顺序的非独生子女父母教育卷入的比较分析——以山东省聊城市小学生家长为例[J]. 郭筱琳,罗良.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5)
[4]亲子沟通对留守初中生前瞻适应的影响:社会智力的中介作用[J]. 寇冬泉,陈尚楠,舒鉴皓. 教育导刊. 2019(04)
[5]亲子亲合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抑郁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 张庆华,张蕾,李姗泽,王智,邵景进.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3)
[6]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探讨[J]. 栾菁.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7]时段理论和结构-建构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J]. 王思斌,秦小峰.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6)
[8]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 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陈锋菊,余思. 心理学报. 2018(09)
[9]社会工作介入贫困乡村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以重庆市城口县反贫困社会工作项目为例[J]. 穆莉萍,唐佳. 中国社会工作. 2018(06)
[10]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正向教养小组助力亲子沟通[J]. 张萍. 中国社会工作. 2018(06)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个案介入研究[D]. 王亚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 安伯欣.陕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9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5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