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的网络风险及其消解
发布时间:2021-03-07 01:19
人类社会的创生、发展、转型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如今,现代社会较之传统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已经使人类逐渐从网络信息时代走向网络风险时代。互联网创生的"第二场域"塑造的全新空间景观与生存体验,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置于一个多重风险的网络空间之中。网络空间的时空逻辑使人类的生活体验由传统的"定点场域"转变为"流动场域",衍生了"全景式"与"脱域性"的网络风险。现代化语境下网络风险日益成为关乎人类可持续生存的时代性社会问题。基于此,以风险社会理论与网络特性融合为切入点,将网络风险嵌入风险社会理论中审视,揭示网络风险的生成逻辑,分析网络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之上,以期探析消解网络风险的有效路径,实现社会理性与网络理性、自由与秩序的融合。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9(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风险社会理论的相关解读
二、网络空间:网络风险的场域
1.网络空间:一种特殊的场域
2.网络生存:一种特殊的生存
三、从认知到理解:网络风险的特性
1.网络风险的“脱域性”
2.网络风险的复杂性与全景性
3.网络风险的转移性与扩散性
4.网络风险的显性与隐性
四、反思认知到行动实践:网络风险的应对与消解
1.重视对网络技术本身的反思是消解网络风险的应有之意
2.培育与网络化相适应的网络文化是消解网络风险的内在动力
3.完善系统性的网络空间秩序是应对网络风险的关键之处
4.明确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应对网络风险的基本前提
五、思考与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实与拟像——论虚拟现实艺术的审美特征[J]. 温雯,单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探析[J]. 张广利,许丽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3]浅谈虚拟形态的动态表现形式的研究[J]. 郭艳. 设计. 2013(11)
[4]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J]. 陈筠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05)
[5]观察“风险”何以可能 关于卢曼《风险:一种社会学理论》的评述[J]. 张戌凡. 社会. 2006(04)
[6]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 薛晓源,刘国良.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01)
[7]风险社会再思考[J]. 乌尔里希·贝克,郗卫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4)
[8]网络社会──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J]. 戚攻. 探索. 2000(03)
本文编号:3068148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9(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风险社会理论的相关解读
二、网络空间:网络风险的场域
1.网络空间:一种特殊的场域
2.网络生存:一种特殊的生存
三、从认知到理解:网络风险的特性
1.网络风险的“脱域性”
2.网络风险的复杂性与全景性
3.网络风险的转移性与扩散性
4.网络风险的显性与隐性
四、反思认知到行动实践:网络风险的应对与消解
1.重视对网络技术本身的反思是消解网络风险的应有之意
2.培育与网络化相适应的网络文化是消解网络风险的内在动力
3.完善系统性的网络空间秩序是应对网络风险的关键之处
4.明确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应对网络风险的基本前提
五、思考与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实与拟像——论虚拟现实艺术的审美特征[J]. 温雯,单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探析[J]. 张广利,许丽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3]浅谈虚拟形态的动态表现形式的研究[J]. 郭艳. 设计. 2013(11)
[4]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研究[J]. 陈筠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05)
[5]观察“风险”何以可能 关于卢曼《风险:一种社会学理论》的评述[J]. 张戌凡. 社会. 2006(04)
[6]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 薛晓源,刘国良.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01)
[7]风险社会再思考[J]. 乌尔里希·贝克,郗卫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4)
[8]网络社会──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J]. 戚攻. 探索. 2000(03)
本文编号:3068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6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