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互动下的社区民主自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07:11
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逐渐呈现出一种勃发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论文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切入视角,透过研究国家与社会双方的互动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具体影响与作用,从宏观上科学地看待和分析当前社区民主自治过程中的各种实践模式的现状、困境与对策。以期对我国的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改善与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追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演变过程,论述社区及社区民主自治的相关概念并作了相关概念辨析。论文第二部分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我国的城市社区民主建设发生发展过程,指出社区民主自治是国家与社会在城市基层共同作用的结果。论文第三部分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国家与社会互动下的社区民主自治的实践模式与困境。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如何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过程中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如何良性互动,协调合作的思考,试图通过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整合优势来实现这一互动合作目的。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论
研究社区民主自治的缘起
研究社区民主自治的意义与目的
研究社区民主自治的国内外现状
研究社区民主自治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社区及社区民主自治
第一节 社区及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演变
一、街道建立与恢复发展阶段(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二、社区服务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三、创建文明社区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
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阶段(20 世纪90 年代)
五、城市基层社区自治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
第二节 社区民主自治的概念与内涵辩析
一、“社区民主自治”明确了自治权限
二、“社区民主自治”明确了自治的目标指向
三、“社区民主自治”明确了自治方式
四、“社区民主自治”是民主与自治的有机结合
第三节 社区民主自治基本要素与特征
一、社区民主自治基本要素
二、社区民主自治的特征
第二章 社区民主自治是国家与社会在城市基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节 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动力推动了社区民主自治的发展
一、国家(政府)积极引导社会民主自治的高效有序发展
二、社会显著变革促进社区民主自治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是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一、党的基层组织始终是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二、党的基层组织的整合与协调是国家协调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互动下社区民主自治的实践模式与困境
第一节 社区民主自治实践的典型模式评析
一、行政主导型——“上海模式”
二、居民自治型——“沈阳模式”
三、政府与社区合作型——“江汉模式”
第二节 当前社区民主自治面临发展困境
一、社区居民参与结构不合理和中介组织发育不良
二、社区参与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水平偏低
三、社区民主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
第四章 政党整合下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是社区民主自治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执政党组织更利于实现社区民主自治建设中政府与社区居民良性互动
一、政府主导的国家(政府)与社会(社区)互动的改革效果并不理想
二、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国家政权力量介入途径更利于社区民主自治发展
第二节:党组织通过对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有力整合促进社区民主自治的高效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具有对社会进行有效整合的强大优势和功能
二、社区党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协调与整合
三、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居民的动员整合
四、以党组织领导建设民主自治文化来增进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的价值共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社区低度居民参与:表现 原因 对策[J]. 王铭.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2]论中国共产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整合机制的完善[J]. 吴家庆,罗凌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2)
[3]权力平衡模式:居委会“两难困境”的破解[J]. 陈伟东. 红旗文稿. 2008(22)
[4]从“基层自治”到“民主管理”——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在微观层面的实践及其主体结构[J]. 苏海舟. 理论与改革. 2008(05)
[5]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J]. 郭圣莉. 理论与改革. 2006(04)
[6]居民自治与社区党建[J]. 张旭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06)
[7]从依附到相对自主:国家、市场与社区关系模式的战略转变[J]. 刘继同.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03)
[8]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健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J]. 李友梅. 社会学研究. 2002(04)
[9]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 费孝通. 江海学刊. 2002(03)
[10]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J]. 林尚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02)
硕士论文
[1]党组织与社区治理结构[D]. 钱正明.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5050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论
研究社区民主自治的缘起
研究社区民主自治的意义与目的
研究社区民主自治的国内外现状
研究社区民主自治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社区及社区民主自治
第一节 社区及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演变
一、街道建立与恢复发展阶段(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二、社区服务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三、创建文明社区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
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阶段(20 世纪90 年代)
五、城市基层社区自治阶段(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
第二节 社区民主自治的概念与内涵辩析
一、“社区民主自治”明确了自治权限
二、“社区民主自治”明确了自治的目标指向
三、“社区民主自治”明确了自治方式
四、“社区民主自治”是民主与自治的有机结合
第三节 社区民主自治基本要素与特征
一、社区民主自治基本要素
二、社区民主自治的特征
第二章 社区民主自治是国家与社会在城市基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节 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动力推动了社区民主自治的发展
一、国家(政府)积极引导社会民主自治的高效有序发展
二、社会显著变革促进社区民主自治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是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一、党的基层组织始终是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二、党的基层组织的整合与协调是国家协调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互动下社区民主自治的实践模式与困境
第一节 社区民主自治实践的典型模式评析
一、行政主导型——“上海模式”
二、居民自治型——“沈阳模式”
三、政府与社区合作型——“江汉模式”
第二节 当前社区民主自治面临发展困境
一、社区居民参与结构不合理和中介组织发育不良
二、社区参与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水平偏低
三、社区民主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
第四章 政党整合下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是社区民主自治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执政党组织更利于实现社区民主自治建设中政府与社区居民良性互动
一、政府主导的国家(政府)与社会(社区)互动的改革效果并不理想
二、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国家政权力量介入途径更利于社区民主自治发展
第二节:党组织通过对政府与社区居民的有力整合促进社区民主自治的高效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具有对社会进行有效整合的强大优势和功能
二、社区党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协调与整合
三、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居民的动员整合
四、以党组织领导建设民主自治文化来增进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的价值共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社区低度居民参与:表现 原因 对策[J]. 王铭.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2]论中国共产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整合机制的完善[J]. 吴家庆,罗凌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2)
[3]权力平衡模式:居委会“两难困境”的破解[J]. 陈伟东. 红旗文稿. 2008(22)
[4]从“基层自治”到“民主管理”——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在微观层面的实践及其主体结构[J]. 苏海舟. 理论与改革. 2008(05)
[5]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J]. 郭圣莉. 理论与改革. 2006(04)
[6]居民自治与社区党建[J]. 张旭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06)
[7]从依附到相对自主:国家、市场与社区关系模式的战略转变[J]. 刘继同.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03)
[8]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健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J]. 李友梅. 社会学研究. 2002(04)
[9]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 费孝通. 江海学刊. 2002(03)
[10]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J]. 林尚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02)
硕士论文
[1]党组织与社区治理结构[D]. 钱正明.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5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6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