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方法改善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21:30
失独老人,即,失去独生子女的老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随着独生子女因故死亡人数的增加,失独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多。失独老人不仅遭受失去唯一孩子的严重心理创伤,同时还要面临养老、医疗、经济等现实压力。在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帮扶失独家庭这一社会弱势群体,是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广泛查阅文献,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一系列访谈的基础上,本人以沈阳市大东区某社区为例,对该社区内的失独老人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开展了6次小组活动,并在活动后对小组工作方法在改善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交待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对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分析框架;第四部分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工作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及研究对象资料的搜集方法;第五部分分析并列举了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问题、问题的成因以及研究对象的心理需求;第六部分详细陈述了用社会工作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介入的工作流程,并评估了介入工作结...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标及意义
0.2.1 研究目标
0.2.2 研究意义
0.3 创新与不足之处
0.3.1 创新之处
0.3.2 不足之处
1 文献回顾
1.1 国内文献回顾
1.2 国外文献回顾
1.3 国内外文献述评
2 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失独老人
2.1.2 失独家庭
2.1.3 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2.1.4 心理健康及标准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支持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群体动力学理论
2.2.4 抗逆力理论
2.3 分析框架
3 研究方法
3.1 社会工作方法
3.1.1 小组工作方法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3.3 研究对象资料搜集方法
3.3.1 访谈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4 研究对象资料分析方法
3.4.1 文献研究法
3.4.2 测量法
4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问题和原因
4.1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4.2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
4.2.1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4.2.2 悲伤抑郁
4.2.3 孤独寂寞感
4.2.4 沮丧自卑感
4.2.5 害怕无助感
4.2.6 社会交往障碍
4.3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失去子女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心理冲击
4.3.2 城市失独老人进入老年期的身心变化
4.3.3 城市失独老人面临的生存压力
4.3.4 传统文化对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4.3.5 社会保障政策对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4.4 城市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分析
4.4.1 情绪宣泄的需要
4.4.2 情感寄托的需要
4.4.3 心理重建的需要
4.4.4 社会交往的需要
5 小组工作方法对城市失独老人心理援助的实务流程
5.1 小组介入方案设计
5.1.1 小组内容
5.1.2 小组目标
5.1.3 小组原则
5.1.3.1 尊重原则
5.1.3.2 保密原则
5.1.3.3 互助原则
5.1.3.4 鼓励原则
5.1.4 小组招募及组员情况
5.2 小组介入实施过程
5.2.1 第一次小组活动
5.2.2 第二次小组活动
5.2.3 第三次小组活动
5.2.4 第四次小组活动
5.2.5 第五次小组活动
5.2.6 第六次小组活动
5.3 小组介入结果评估
5.3.1 目标达成评估
5.3.2 活动效果评估
5.3.3 社会工作者自我评估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存在较大问题
6.1.2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缺乏有效的社会政策支持
6.1.3 小组工作方法对改善失独老人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6.2 对策建议
6.2.1 建立城市失独老人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
6.2.2 完善城市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
6.2.3 为城市失独老人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心理公共服务
6.2.4 加强社会工作者对城市失独家庭心理健康的支持
6.2.5 为城市失独老人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昆明市300名城市社区失独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海彦,李莹霞,周梅,王小兰,刘晓敏,李保刚. 护理学报. 2017(22)
[2]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及其价值观念重建[J]. 郭会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3]2016年宝鸡市失独者心理健康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J]. 郭智慧,段晓鹏,韩志红,郭宇鹏. 职业与健康. 2017(12)
[4]论城市失独家庭的精神慰藉关爱体系及其构建[J]. 郭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5]社会工作个案介入下失独老人的心理抚慰研究[J]. 方曙光. 德州学院学报. 2017(03)
[6]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产生原因——基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 凌涵宇,杨君宁. 管理观察. 2016(24)
[7]失独老人心理援助的公共支持体系研究[J]. 杨君宁,凌涵宇. 管理观察. 2016(23)
[8]失独群体面临的困难及救助路径研究[J]. 任素娟,张乃心,姜文丽. 经营与管理. 2016(07)
[9]失独群体生存状况提升策略研究[J]. 滕秋玲. 法制博览. 2016(16)
[10]我国失独老人心理困扰成因分析[J]. 蔡艳杰. 西部皮革. 2016(02)
硕士论文
[1]个案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成员心理问题研究[D]. 巫吴婧媛.辽宁大学 2016
[2]小组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心理问题的应用研究[D]. 杨桦.苏州大学 2016
[3]政府职能视角下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现状与发展对策[D]. 洪平.安徽大学 2016
[4]社会工作视域下合肥市失独妇女现状调研报告[D]. 王丝雨.安徽大学 2014
[5]基于增能视角的失独家庭社区工作介入研究[D]. 王雨婷.辽宁大学 2014
[6]“失独群体”养老保障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宋有成.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6699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标及意义
0.2.1 研究目标
0.2.2 研究意义
0.3 创新与不足之处
0.3.1 创新之处
0.3.2 不足之处
1 文献回顾
1.1 国内文献回顾
1.2 国外文献回顾
1.3 国内外文献述评
2 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失独老人
2.1.2 失独家庭
2.1.3 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2.1.4 心理健康及标准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支持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群体动力学理论
2.2.4 抗逆力理论
2.3 分析框架
3 研究方法
3.1 社会工作方法
3.1.1 小组工作方法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3.3 研究对象资料搜集方法
3.3.1 访谈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4 研究对象资料分析方法
3.4.1 文献研究法
3.4.2 测量法
4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问题和原因
4.1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4.2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
4.2.1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4.2.2 悲伤抑郁
4.2.3 孤独寂寞感
4.2.4 沮丧自卑感
4.2.5 害怕无助感
4.2.6 社会交往障碍
4.3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失去子女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心理冲击
4.3.2 城市失独老人进入老年期的身心变化
4.3.3 城市失独老人面临的生存压力
4.3.4 传统文化对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4.3.5 社会保障政策对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4.4 城市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分析
4.4.1 情绪宣泄的需要
4.4.2 情感寄托的需要
4.4.3 心理重建的需要
4.4.4 社会交往的需要
5 小组工作方法对城市失独老人心理援助的实务流程
5.1 小组介入方案设计
5.1.1 小组内容
5.1.2 小组目标
5.1.3 小组原则
5.1.3.1 尊重原则
5.1.3.2 保密原则
5.1.3.3 互助原则
5.1.3.4 鼓励原则
5.1.4 小组招募及组员情况
5.2 小组介入实施过程
5.2.1 第一次小组活动
5.2.2 第二次小组活动
5.2.3 第三次小组活动
5.2.4 第四次小组活动
5.2.5 第五次小组活动
5.2.6 第六次小组活动
5.3 小组介入结果评估
5.3.1 目标达成评估
5.3.2 活动效果评估
5.3.3 社会工作者自我评估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存在较大问题
6.1.2 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缺乏有效的社会政策支持
6.1.3 小组工作方法对改善失独老人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6.2 对策建议
6.2.1 建立城市失独老人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
6.2.2 完善城市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
6.2.3 为城市失独老人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心理公共服务
6.2.4 加强社会工作者对城市失独家庭心理健康的支持
6.2.5 为城市失独老人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昆明市300名城市社区失独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海彦,李莹霞,周梅,王小兰,刘晓敏,李保刚. 护理学报. 2017(22)
[2]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及其价值观念重建[J]. 郭会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3]2016年宝鸡市失独者心理健康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J]. 郭智慧,段晓鹏,韩志红,郭宇鹏. 职业与健康. 2017(12)
[4]论城市失独家庭的精神慰藉关爱体系及其构建[J]. 郭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5]社会工作个案介入下失独老人的心理抚慰研究[J]. 方曙光. 德州学院学报. 2017(03)
[6]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产生原因——基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 凌涵宇,杨君宁. 管理观察. 2016(24)
[7]失独老人心理援助的公共支持体系研究[J]. 杨君宁,凌涵宇. 管理观察. 2016(23)
[8]失独群体面临的困难及救助路径研究[J]. 任素娟,张乃心,姜文丽. 经营与管理. 2016(07)
[9]失独群体生存状况提升策略研究[J]. 滕秋玲. 法制博览. 2016(16)
[10]我国失独老人心理困扰成因分析[J]. 蔡艳杰. 西部皮革. 2016(02)
硕士论文
[1]个案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成员心理问题研究[D]. 巫吴婧媛.辽宁大学 2016
[2]小组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心理问题的应用研究[D]. 杨桦.苏州大学 2016
[3]政府职能视角下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现状与发展对策[D]. 洪平.安徽大学 2016
[4]社会工作视域下合肥市失独妇女现状调研报告[D]. 王丝雨.安徽大学 2014
[5]基于增能视角的失独家庭社区工作介入研究[D]. 王雨婷.辽宁大学 2014
[6]“失独群体”养老保障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宋有成.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6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7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