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图景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11 06:19
  本文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谣言为研究对象,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网络谣言进行了深入探析。按照信息传播流程的主要环节,本文从谣言内容、扩散路径、传播主体与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图景进行了整体呈现。此外,本文将疫情发展的进程与网络谣言的演化轨迹相对应,结合当时影响较大的焦点事件,从潜伏期、爆发期、平台期、消退期四个阶段,对网络谣言在内容、扩散、影响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与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阶段图景呈现。就如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谣言这一重要舆论研究课题,本文从树立整体思维、抓住关键节点、提升媒介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文章来源】:传媒观察. 2020,(1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图景探析


被处罚的疫情谣言发布渠道分布图

疫情,网络传播,民众,谣言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被限制出行,从而导致在这期间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与以往相比格外高。由于民众对疫情信息极大的需求量,在官方信息滞后的情况下,谣言反而成为了群众缓解焦虑的“精神口香糖”。总体分析疫情期间谣言案例,造谣者的动机心理包括寻求真相、强化人际交往、提升自我等因素。其中多数造谣者以哗众取宠、博取眼球为目的。例如,“黑龙江大庆驰援武汉医疗队因‘技术不硬’被遣返”,而实际上大庆派出的两批医疗队都取得较好效果。有些则旨在攫取利益,如商家编造“花岗岩能防新冠肺炎”谣言。在疫情初期,求证真相类谣言也较常见,诸如“封城”“封路”等谣言最初都以求证的形式出现。

统计图,疫情,肺炎,统计图


在每一阶段,笔者将探讨网络谣言的具体特征与表现,并结合一些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解析,点面结合,全程扫描,以呈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谣言的演变轨迹与传播规律。(一)潜伏期:话题集中于疾病本身,内容模糊多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冠肺炎疫情中谣言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辟谣策略探析[J]. 王灿发,于印珠.  中国报业. 2020(07)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与治理[J]. 聂静虹,马梦婕.  新闻与写作. 2020(04)
[3]“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J]. 李彪,喻国明.  新闻大学. 2018(02)
[4]社交网络中谣言易感人群的新特点及效应机制[J]. 喻国明.  教育传媒研究. 2018(02)
[5]共治视角下的网络谣言分析——微信平台谣言治理实践[J]. 金璇,赵玉现.  新闻与写作. 2017(06)
[6]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分析[J]. 周亚越.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4)



本文编号:3277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77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