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女两性的差异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8 14:47
本文从男女两性差异的绝对性因素——生物因素入手,分析男女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从男女两性差异的相对因素——社会性因素入手,分析我国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对我国两性地位差异形成的影响,了解我国男女两性地位差异形成的原因。以期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两性之间的差异,为我国男女两性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2(S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生物因素:两性差异产生的绝对性因素
1.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
第一,男女身体上的差异。
第二,男女大脑的差异。
2.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
第一,男女两性认知心理差异。
第二,男女两性情绪差异。
第三,男女两性思维差异。
二、社会性:两性差异产生的相对性因素
1.历史推进过程中两性社会地位变化。
2.政治因素对男女两性差异认识形成的影响
第一,继承制。
第二,婚姻制度。
第三,教育制度。
3.经济能力对两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4.传统文化对两性差异的影响
第一,儒家文化的影响。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两性的审美差异。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缠足”之中国畸形女性审美由“虚像”走向“实像”[J]. 孙波. 科技视界. 2015(07)
[2]男女有别——漫谈两性生理差异与能力倾向[J]. 伊微琳. 生命世界. 2010(09)
[3]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初探[J]. 王小路.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5)
[4]男女大不同——从基因角度看两性差异[J]. 陆菲. 国外科技动态. 2005(11)
[5]男女大脑差异几何[J]. 青年科学. 2005(09)
硕士论文
[1]中国古代妇女财产继承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根源[D]. 李江蓉.华东政法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289787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2(S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生物因素:两性差异产生的绝对性因素
1.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
第一,男女身体上的差异。
第二,男女大脑的差异。
2.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
第一,男女两性认知心理差异。
第二,男女两性情绪差异。
第三,男女两性思维差异。
二、社会性:两性差异产生的相对性因素
1.历史推进过程中两性社会地位变化。
2.政治因素对男女两性差异认识形成的影响
第一,继承制。
第二,婚姻制度。
第三,教育制度。
3.经济能力对两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4.传统文化对两性差异的影响
第一,儒家文化的影响。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两性的审美差异。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缠足”之中国畸形女性审美由“虚像”走向“实像”[J]. 孙波. 科技视界. 2015(07)
[2]男女有别——漫谈两性生理差异与能力倾向[J]. 伊微琳. 生命世界. 2010(09)
[3]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初探[J]. 王小路.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5)
[4]男女大不同——从基因角度看两性差异[J]. 陆菲. 国外科技动态. 2005(11)
[5]男女大脑差异几何[J]. 青年科学. 2005(09)
硕士论文
[1]中国古代妇女财产继承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根源[D]. 李江蓉.华东政法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289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8978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