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理论解析

发布时间:2021-08-31 23:32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空间面临剧烈分化和重组。在阐释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基础上,基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客体和主体系统探讨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机理,并提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过程中需关注的要点。结论如下:①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即为适应城乡发展要素的变化,行为主体采取经济、技术、政策等手段调整村镇空间等级体系及干预单体聚落内部土地资源配置,以协调乡村地域人地关系的过程,具有重构内容复合性、重构目标多元性和重构过程复杂性的特点。②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折射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演化、技术发展等宏观环境的变迁,并根植于所在乡村地域自然-经济-社会等客体系统的约束框架之内,凝聚着利益行为主体间的博弈、对抗、竞争与合作关系。③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应正确处理人口-土地-产业关系,充分重视聚落的文化和生态价值,有效发挥政策和制度的支撑作用,以促进新时期乡村地域系统的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理论解析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内涵[5]

乡村聚落,机理,空间


素、建筑形式、建筑结构被摒弃,乡村聚落的多样性、地域性受损[5]。在一批批拆旧建新的大潮中,如何摆脱单纯对增地效应和经济效应的追逐,确保传承多年的特色聚落文化不丢失、不断层,是极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基本准则[43],为确保部分特色民居得以保存和延续,应因地制宜地推进迁村并居集聚型、内部整合集约型、保留发展型等多元化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模式,并从制度层面建立特色聚落保护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常态监管机制[5]。同图2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机理[6]Fig.2Themechanismofruralsettlementsspatialrestructuring[6]5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和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屠爽爽,周星颖,龙花楼,梁小丽.  经济地理. 2019(11)
[2]典型村域乡村重构的过程及其驱动因素[J]. 屠爽爽,龙花楼,张英男,周星颖.  地理学报. 2019(02)
[3]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影响因素[J]. 郭炎,唐鑫磊,陈昆仑,李志刚,林赛南.  经济地理. 2018(10)
[4]城镇化进程中张谷英村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J]. 李伯华,周鑫,刘沛林,陈驰,刘一曼.  地理科学. 2018(08)
[5]乡村重构的理论认知[J]. 龙花楼,屠爽爽.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5)
[6]乡村空间辨析[J]. 李红波,胡晓亮,张小林,李智,袁源.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5)
[7]基于行动者网络和共享经济视角的乡村民宿发展及空间重构——以深圳官湖村为例[J]. 陈燕纯,杨忍,王敏.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5)
[8]微观尺度绿洲乡村聚落质量评价及其空间重构[J]. 马利邦,田亚亚,谢作轮,郭晓东,顾渊.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5)
[9]论乡村重构[J]. 龙花楼,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7(04)
[10]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以厦门市灌口镇为例[J]. 梁发超,刘诗苑,刘黎明.  经济地理. 2017(03)

博士论文
[1]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研究[D]. 林涛.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75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75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