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信息公开时频统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12:2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带来的管控与治理压力也愈来愈大,信息公开作为推动和解决网络舆情的重要举措正引发着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然而面对增长的网络舆情数量,政府机构的传统信息公开方式面临的是时间上的不及时、有限的空间传播和发布频域上的短缺等不足,单一的传播媒介也很难全面覆盖受众人群。而网络传播媒介因克服了时频上的局限,成为协同政府高效处理网络舆情过程中信息公开的新主体。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互联网传播在信息公开上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设立网络账号与网络媒体一同,整合网络舆情案情进展与政府介入后的调查结果等关键信息,进行多方实时网络信息公开与通报,共同组成了网络舆情的网络信息公开新模式,为信息公开赋予了新时代的新内涵。新模式下的信息公开,其节奏在时域与频域上相较传统方式也出现了新特征。对政府与媒体网络端信息公开行为,分别在时域和频域表现上进行归纳与统计后,可以增进对目前网络舆情信息公开的新认识,有利于政府改善网络舆情信息公开机制。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网络舆情的信息公开展开研究,研究点多数集中在信...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网络舆情信息公开时域中的时间点??介于积蓄阶段与爆发阶段之间的潜伏点代表着网络舆情己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网络舆情不断出现矛盾点,因网民、媒介、政府视线聚焦,而热度不断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熵理论的突发事件舆情演化研究[J]. 曾子明,方正东. 情报科学. 2019(09)
[2]基于生态方程的微政务信息公开共生演化研究[J]. 张卫,朱晓峰,周晓琛,张琳.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06)
[3]基于决策树方法的网络舆情反转识别与实证研究[J]. 田俊静,兰月新,夏一雪,张双狮,连芷萱. 情报杂志. 2019(08)
[4]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赵玉枝,谢玉进. 广西社会科学. 2019(05)
[5]信息时代的舆情特征与政府应对机制建设路径研究[J]. 王润珏. 情报杂志. 2019(07)
[6]信息新时代媒体舆情中的政府回应性探讨[J]. 李艳中,李瑞凡. 岭南学刊. 2019(02)
[7]网络衍生舆情的传播模型及分析方法研究[J]. 高宾,王兰成.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03)
[8]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 刘泾. 情报科学. 2018(12)
[9]政府网络舆情回应策略的内容分析[J]. 赖胜强,唐雪梅. 现代情报. 2018(10)
[10]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覃玉冰,邓春林,杨柳. 情报探索. 2018(10)
博士论文
[1]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 李春阁.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实现[D]. 孟识睿.黑龙江大学 2018
[2]政府回应网络舆情问题研究[D]. 逄碧莹.郑州大学 2017
[3]网络舆情视角下政府有效回应的研究[D]. 魏林霞.浙江师范大学 2015
[4]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问题研究[D]. 王文艳.陕西科技大学 2014
[5]基于无标度网络的谣言传播模型与控制策略的研究[D]. 沈贤.南京邮电大学 2013
[6]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D]. 金龙.安徽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091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网络舆情信息公开时域中的时间点??介于积蓄阶段与爆发阶段之间的潜伏点代表着网络舆情己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网络舆情不断出现矛盾点,因网民、媒介、政府视线聚焦,而热度不断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熵理论的突发事件舆情演化研究[J]. 曾子明,方正东. 情报科学. 2019(09)
[2]基于生态方程的微政务信息公开共生演化研究[J]. 张卫,朱晓峰,周晓琛,张琳.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06)
[3]基于决策树方法的网络舆情反转识别与实证研究[J]. 田俊静,兰月新,夏一雪,张双狮,连芷萱. 情报杂志. 2019(08)
[4]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赵玉枝,谢玉进. 广西社会科学. 2019(05)
[5]信息时代的舆情特征与政府应对机制建设路径研究[J]. 王润珏. 情报杂志. 2019(07)
[6]信息新时代媒体舆情中的政府回应性探讨[J]. 李艳中,李瑞凡. 岭南学刊. 2019(02)
[7]网络衍生舆情的传播模型及分析方法研究[J]. 高宾,王兰成.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03)
[8]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 刘泾. 情报科学. 2018(12)
[9]政府网络舆情回应策略的内容分析[J]. 赖胜强,唐雪梅. 现代情报. 2018(10)
[10]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覃玉冰,邓春林,杨柳. 情报探索. 2018(10)
博士论文
[1]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 李春阁.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实现[D]. 孟识睿.黑龙江大学 2018
[2]政府回应网络舆情问题研究[D]. 逄碧莹.郑州大学 2017
[3]网络舆情视角下政府有效回应的研究[D]. 魏林霞.浙江师范大学 2015
[4]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问题研究[D]. 王文艳.陕西科技大学 2014
[5]基于无标度网络的谣言传播模型与控制策略的研究[D]. 沈贤.南京邮电大学 2013
[6]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D]. 金龙.安徽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0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9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