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基于教育与健康视角的中国家庭生育决策理论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15:39
  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家庭生育决策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生育决策机制及人口发展规律,以分析教育和健康对生育率的影响效应。为避免内生性,使用户主的智力水平及其父亲受教育水平作为受教育程度的工具变量。研究表明,教育与健康对生育数量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低学历家庭的教育抑制效应相对较小,而高学历家庭的教育负边际效应消退并不显著,"Z"形人口发展规律中高等教育引致生育反弹未能得到验证。而健康作为调节变量,会进一步强化教育对于生育的负向影响。由此可得,教育与健康是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教育和社会医疗保障政策既能刺激家庭生育,又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未来与发展. 2020,44(11)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教育与健康视角的中国家庭生育决策理论及实证研究


1990—2019年中国各年龄组人口构成状况

边际效应,健康状况,交互作用


图2结果表明:无论健康状况好坏,教育对于生育的边际效应均为负值,再次验证了假设2;而随着健康状况变好,教育对于生育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加。另外,参照Li,J.&Tang,Y.[31],使用均值上下一个标准差来表示调节变量的高低水平,绘制出显著的交互作用图。图3 健康状况差异和受教育程度差异对生育数量的交互作用

健康状况,交互作用,程度,家庭


图2 健康取不同值时,教育对生育的平均边际效应参考李绍龙、龙立荣和贺伟[32]对交互效应图作出解释,由图3可以看出,健康状况较好分组的斜率绝对值要大于健康较差分组,因而假设4得到验证,即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人而言,受教育程度对于家庭生育数量的负向影响较强;而对身体状况较差的家庭来说,教育对于生育的抑制作用则较弱。这是因为学历水平较高的家庭会更注重以及具备更多资源管理身体,经济和健康两方面的养老忧虑较少令此类家庭的生育意愿下降,如图3所示,高学历加上有较好身体素质的高质量家庭往往容易陷入“低生育陷阱”当中,对于此类家庭而言,养儿防老只是养老的备选或补充方案而非必然选择,这恰好契合我国整体经济、教育与健康水平发展反而令生育率下降的现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人口政策与人口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 李建伟,周灵灵.  经济学动态. 2018(12)
[2]生育意愿与生育率研究进展[J]. 张霞,夏巧娟.  经济学动态. 2018(12)
[3]工作满意或不满意促进建言?——代际差异与PIED的调节效应[J]. 阎亮,马贵梅.  管理评论. 2018(11)
[4]“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庄国波,陈万明.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0)
[5]“全面两孩”政策下育龄夫妇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深圳市福田区常住人口的研究[J]. 邓金虎.  未来与发展. 2017(07)
[6]生育率选择、不平等与中等收入陷阱[J]. 郭凯明,颜色.  经济学(季刊). 2017(03)
[7]我国人口的社会结构失衡:理论机制与经验事实[J]. 靳卫东,宫杰婧,尹义龙.  财经研究. 2017(04)
[8]教育匹配问题研究新进展[J]. 郝明松.  经济学动态. 2016(06)
[9]经济社会发展与生育率变动关系的量化分析[J]. 周长洪.  人口研究. 2015(02)
[10]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J].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4)



本文编号:3491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91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