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对宁夏同心回族女性社交活动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20:4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手机、网络等电子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本文运用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同心县回族女性为调查对象,考察电子媒介的使用对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交活动等方面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对调查地的基本状况进行概述,其中包括地理、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民族等方面,旨在了解调查地女性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受客观条件的影响;第二章主要研究前电子媒介时期同心县回族女性的社会交往状况;第三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调查地的媒介状况,如电子媒介进入的时间,当地回族女性的媒介接触频率,接触动机及接触内容等以及电子媒介的进入对当地回族女性社会交往的重构;第四章主要研究电子媒介对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会交往活动的影响度,这种影响主要在社会交往的范围、社交对象的变化,社会交往观念和社会交往渠道的改变等;第五章主要研究电子媒介在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会交往中的新功能,主要分析了电子媒介对回族女性文化素养和经济能力提升、文化反哺和婚姻的多元选择、社会关系以及宗教场域的拓展等方面的影响。第六章则反应了同心县回族女性在社交过程中存...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研究
(二)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变迁相关研究
(三)电视对少数民族生活影响的相关研究
(四)网络对社会交往影响的相关研究
(五)大众媒介与回族女性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对象的选取
五、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参与式观察法
(三)深度访谈法
第一章 同心县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理区位与人口分布情况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第三节 民族及其渊源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事业发展
第五节 宗教及习俗特点
第二章 前电子媒介时期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交活动情况
第一节 口语传播时期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会交往
一、口语传播时期的社交工具
二、口语传播时期的节日交往
三、口语传播时期的日常交往
四、口语传播时期婚丧嫁娶交往
第二节 文字时期同心县回族女性的社会交往
第三节 前电子媒介时期回族女性的其他社会交往形式
第三章 电子媒介的进入及其对回族女性的影响
第一节 同心回族女性电子媒介的接触情况调查
一、调查样本总体情况
二、同心县回族女性电子媒介的拥有情况
三、回族女性电子媒介接触频率
四、同心县回族女性的电子媒介接触动机
五、同心县回族女性的电子媒介接触内容偏好
第二节 电子产品进入与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会交往的重构
一、电及家用电器的使用
二、电话的使用
三、广播的使用,话题的源头与女性交往的理由
四、电视的使用与女性新天地的开启
五、手机对回族女性社会交往的全方位解放
六、网络的广泛浸润与回族女性社会交往网络的新延展
第四章 电子媒介对同心女性社交活动的影响度调查
第一节 对回族女性社会交往范围的影响
第二节 对回族女性选择社交对象的影响
第三节 对回族女性社交内容的影响
第四节 对回族女性社交观念的影响
第五节 对回族女性社会交往渠道与工具的影响
第五章 电子媒介在回族女性社会交往中的新功能
第一节 电子媒介赋权与交往方式的提升
一、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职业和经济能力的提升
第二节 文化反哺与家庭婚姻的多元化选择
一、婚姻的多元选择与磨合
二、文化反哺新常态
第三节 社会关系的拓展与疏离
第四节 宗教活动的新场域
一、宗教仪式的改变
二、宗教知识的获得
三、宗教习俗的改变
第六章 电子媒介时代回族女性社会交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第一节 回族女性婚姻遭到破坏
第二节 社会交往伦理道德失范和新的刻板印象
第三节 媒体依赖性强
第四节 建议及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对象列表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助推女性主义第四波[J]. 聂露. 人民论坛. 2019(01)
[2]技术赋能与权力相变:网络政治生态的演进[J]. 杜智涛,张丹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当代中国社会交往规则的重塑[J]. 李成保,李鹏飞. 湖南社会科学. 2017(02)
[4]浅析社交网络语境下女性话语权的崛起[J]. 禚俊南. 中国报业. 2017(06)
[5]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嬗变[J]. 王埃亮.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3)
[6]网络社交媒体中女性负面媒介形象初探[J]. 汪兴和. 传播与版权. 2015(12)
[7]大众传播语境下甘南藏区社会交往观嬗变的实证研究[J]. 张硕勋,王晓红,何星洁.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8]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彭兰. 新闻记者. 2015(03)
[9]当代回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杨文笔. 民族艺林. 2015(01)
[10]新媒介赋权及其关联效应[J]. 张波. 重庆社会科学. 2014(11)
博士论文
[1]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 屈勇.南京大学 2011
[2]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 龙运荣.中南民族大学 2011
[3]社会转型期城市回族女性观念、行为变迁研究[D]. 温文芳.兰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互联网使用程度与女性创业概率[D]. 袁维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2]社交媒体场景下裕固族社会交往的变迁与重构[D]. 李洪力.西北民族大学 2018
[3]手机对城镇回族女性的影响[D]. 马小帆.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上海中老年人社交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 王书怡.上海交通大学 2016
[5]微信中的社会交往关系考察[D]. 王朔.吉林大学 2016
[6]新媒介视域下乡村社会交往变迁[D]. 王海森.安徽大学 2016
[7]回族乡村女性媒介接触状况实证研究[D]. 丁蕊媛.兰州大学 2015
[8]新疆回族受众媒介使用方式与习惯研究[D]. 马蓓.新疆大学 2014
[9]河西镇建新村回族手机媒介使用的田野调查[D]. 贺巧虹.兰州大学 2013
[10]手机媒介对东北农村妇女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D]. 赵扬.东北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15341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研究
(二)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变迁相关研究
(三)电视对少数民族生活影响的相关研究
(四)网络对社会交往影响的相关研究
(五)大众媒介与回族女性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对象的选取
五、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参与式观察法
(三)深度访谈法
第一章 同心县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理区位与人口分布情况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第三节 民族及其渊源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事业发展
第五节 宗教及习俗特点
第二章 前电子媒介时期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交活动情况
第一节 口语传播时期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会交往
一、口语传播时期的社交工具
二、口语传播时期的节日交往
三、口语传播时期的日常交往
四、口语传播时期婚丧嫁娶交往
第二节 文字时期同心县回族女性的社会交往
第三节 前电子媒介时期回族女性的其他社会交往形式
第三章 电子媒介的进入及其对回族女性的影响
第一节 同心回族女性电子媒介的接触情况调查
一、调查样本总体情况
二、同心县回族女性电子媒介的拥有情况
三、回族女性电子媒介接触频率
四、同心县回族女性的电子媒介接触动机
五、同心县回族女性的电子媒介接触内容偏好
第二节 电子产品进入与同心县回族女性社会交往的重构
一、电及家用电器的使用
二、电话的使用
三、广播的使用,话题的源头与女性交往的理由
四、电视的使用与女性新天地的开启
五、手机对回族女性社会交往的全方位解放
六、网络的广泛浸润与回族女性社会交往网络的新延展
第四章 电子媒介对同心女性社交活动的影响度调查
第一节 对回族女性社会交往范围的影响
第二节 对回族女性选择社交对象的影响
第三节 对回族女性社交内容的影响
第四节 对回族女性社交观念的影响
第五节 对回族女性社会交往渠道与工具的影响
第五章 电子媒介在回族女性社会交往中的新功能
第一节 电子媒介赋权与交往方式的提升
一、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职业和经济能力的提升
第二节 文化反哺与家庭婚姻的多元化选择
一、婚姻的多元选择与磨合
二、文化反哺新常态
第三节 社会关系的拓展与疏离
第四节 宗教活动的新场域
一、宗教仪式的改变
二、宗教知识的获得
三、宗教习俗的改变
第六章 电子媒介时代回族女性社会交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第一节 回族女性婚姻遭到破坏
第二节 社会交往伦理道德失范和新的刻板印象
第三节 媒体依赖性强
第四节 建议及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对象列表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助推女性主义第四波[J]. 聂露. 人民论坛. 2019(01)
[2]技术赋能与权力相变:网络政治生态的演进[J]. 杜智涛,张丹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当代中国社会交往规则的重塑[J]. 李成保,李鹏飞. 湖南社会科学. 2017(02)
[4]浅析社交网络语境下女性话语权的崛起[J]. 禚俊南. 中国报业. 2017(06)
[5]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嬗变[J]. 王埃亮.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3)
[6]网络社交媒体中女性负面媒介形象初探[J]. 汪兴和. 传播与版权. 2015(12)
[7]大众传播语境下甘南藏区社会交往观嬗变的实证研究[J]. 张硕勋,王晓红,何星洁.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8]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彭兰. 新闻记者. 2015(03)
[9]当代回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杨文笔. 民族艺林. 2015(01)
[10]新媒介赋权及其关联效应[J]. 张波. 重庆社会科学. 2014(11)
博士论文
[1]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 屈勇.南京大学 2011
[2]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 龙运荣.中南民族大学 2011
[3]社会转型期城市回族女性观念、行为变迁研究[D]. 温文芳.兰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互联网使用程度与女性创业概率[D]. 袁维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2]社交媒体场景下裕固族社会交往的变迁与重构[D]. 李洪力.西北民族大学 2018
[3]手机对城镇回族女性的影响[D]. 马小帆.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上海中老年人社交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 王书怡.上海交通大学 2016
[5]微信中的社会交往关系考察[D]. 王朔.吉林大学 2016
[6]新媒介视域下乡村社会交往变迁[D]. 王海森.安徽大学 2016
[7]回族乡村女性媒介接触状况实证研究[D]. 丁蕊媛.兰州大学 2015
[8]新疆回族受众媒介使用方式与习惯研究[D]. 马蓓.新疆大学 2014
[9]河西镇建新村回族手机媒介使用的田野调查[D]. 贺巧虹.兰州大学 2013
[10]手机媒介对东北农村妇女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D]. 赵扬.东北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15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1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