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改善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情绪的实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2:35
烧伤是儿童最高发的意外伤害之一,儿童烧伤后,不仅对其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会因容貌或肢体上的改变使其在将来生活中失去信心,给其个人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儿童烧伤一方面是因为儿童调皮,对危险的事件不敏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属疏于照看。相比其他患病儿童家属,烧伤患儿家属具有更大的心理负担,为患儿的病情感到焦虑、担忧,为自己的疏忽感到自责。现有的对烧伤患儿的介入服务主要集中在帮助患儿解决生理上的痛苦、促进患儿的治疗康复和提供经济或物质上的支持,而忽视了对于烧伤患儿及其家属心理、社会方面的关注。本文将以烧伤患儿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评估烧伤患儿家属心理、社会方面的需求,聚焦于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情绪问题,以个别化的方法为烧伤患儿家属提供针对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本文主要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为烧伤患儿家属提供介入服务,通过问卷、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来进行资料收集,对烧伤患儿家属的非合理自责进行评估,以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模式对其进行个案干预,主要介入策略为情绪疏导、家庭关系调节及非合理信念的改变,旨在改善烧伤患儿家属的非合理自责,帮助其正确、客观的面对患儿烧伤的事实,以便将来继续尽职履责照...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二)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 非合理自责概念界定
2. 理论依据
(三) 文献综述
1. 有关患儿家属的研究
2. 有关患儿家属压力的研究
3. 有关烧伤患儿家属的研究
4. 文献述评
(四) 研究点及研究对象
1. 研究点介绍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五) 资料收集方法
1. 深度访谈法
2. 参与观察法
3. 问卷法
一、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表现及不良影响分析
(一) 烧伤患儿家属基本情况
1. 负面情绪较多
2. 后期康复缺乏
3. 家庭关系紧张
4. 社会援助薄弱
5. 社会融入困难
(二) 烧伤患儿家属自责情绪的来源
1. 非合理自责的类型
2. 非合理自责的来源
(三) 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表现
1. 生理上反应明显
2. 心理上难以接受
3. 行为上过于分化
(四) 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不良影响
1. 不利于家庭关系和谐
2. 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
3. 不利于继续角色实践
二、缓解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个案服务
(一) 个案介入一
1. 案主基本情况
2. 案主背景资料
3. 案主需求分析
4. 干预目标
5. 干预策略
6. 评估
(二) 个案介入二
1. 个案基本情况
2. 案主需求分析
3. 干预目标
4. 干预策略
5. 评估
三、反思与建议
(一) 个案介入后的经验总结
1. 擅用同理心
2. 重视专业关系的建立
3. 多维度介入开展服务
(二) 社会工作介入烧伤患儿家属后的反思
1. 缺乏医护合作
2. 医务社工的必要性
3. 社工本人的反思
(三) 实务开展过程中的难点与不足
1. 服务的完整性难以保证
2. 社会工作者能力与经验不足
(四) 建议
1. 促进医务社工与医护人员的合作
2. 构建健全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3. 加强家庭健康教育的宣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8907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二)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 非合理自责概念界定
2. 理论依据
(三) 文献综述
1. 有关患儿家属的研究
2. 有关患儿家属压力的研究
3. 有关烧伤患儿家属的研究
4. 文献述评
(四) 研究点及研究对象
1. 研究点介绍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五) 资料收集方法
1. 深度访谈法
2. 参与观察法
3. 问卷法
一、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表现及不良影响分析
(一) 烧伤患儿家属基本情况
1. 负面情绪较多
2. 后期康复缺乏
3. 家庭关系紧张
4. 社会援助薄弱
5. 社会融入困难
(二) 烧伤患儿家属自责情绪的来源
1. 非合理自责的类型
2. 非合理自责的来源
(三) 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表现
1. 生理上反应明显
2. 心理上难以接受
3. 行为上过于分化
(四) 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不良影响
1. 不利于家庭关系和谐
2. 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
3. 不利于继续角色实践
二、缓解烧伤患儿家属非合理自责的个案服务
(一) 个案介入一
1. 案主基本情况
2. 案主背景资料
3. 案主需求分析
4. 干预目标
5. 干预策略
6. 评估
(二) 个案介入二
1. 个案基本情况
2. 案主需求分析
3. 干预目标
4. 干预策略
5. 评估
三、反思与建议
(一) 个案介入后的经验总结
1. 擅用同理心
2. 重视专业关系的建立
3. 多维度介入开展服务
(二) 社会工作介入烧伤患儿家属后的反思
1. 缺乏医护合作
2. 医务社工的必要性
3. 社工本人的反思
(三) 实务开展过程中的难点与不足
1. 服务的完整性难以保证
2. 社会工作者能力与经验不足
(四) 建议
1. 促进医务社工与医护人员的合作
2. 构建健全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3. 加强家庭健康教育的宣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8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9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