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祠堂记忆——一个浦市家族的兴与衰

发布时间:2023-10-06 18:02
  乡土社会一直是传统中国的基本格局,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家族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治单位,也是自身发展的重要力量。家族的发展有赖于成员共同的家族观念,祠堂则是家族观念的主要表征和载体。随着城市化与现代化转型,家庭功能发生了改变,家庭结构趋于简化,家庭观念淡化,祠堂的祖先祭祀也逐渐式微。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加强家庭的凝聚力,在现代化背景下发挥它们的作用,是本文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浦市G氏家族的历史变迁为主线,以祠堂祭祖实践为切入点,将家族命运的变迁置于地方情境中,全面把握家族命运演进,描绘家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关注历史变迁中家族命运的沉浮。G氏家族经历了由壮大到兴盛到没落的过程,伴随家族发展的是,G氏祠堂也由最初兴建到最终被没收的曲折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家族意识逐步瓦解的过程。G氏家族的历史表明,尽管家族自身力量在决定家族发展方面至关重要,但是家族的命运深深嵌入到社会变迁大背景中,体现出家族与国家的复杂关系。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一、人类学经典流派时期的宗族、祠堂研究
        二、与宗族、祠堂有关的近期研究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社会记忆
        二、社会空间
        三、家族意识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流变之力
    第一节 沅水边的浦市
        一、沅水流域概况
        二、优渥的水运与商业发展
        三、历史上的浦市
        四、今日浦市
    第二节 迁徙
        一、南下
        二、两房G: 上房G和下房G
    第三节 扎根立业
        一、桐油买卖、木材买卖
        二、家族兴盛的象征: 兴建祖宅
第三章 家族与祠堂
    第一节 祖恩、继承、传承
        一、继承家业
        二、家族产业的形成
        三、家族企业发展: 分工与协作
    第二节 祠堂: 宗族意识的整合与梳理
        一、家族与集体意识
        二、修建祠堂
        三、祖先缅怀与节庆祭祖
    第三节 家族的兴盛
        一、G家老铺的兴隆
        二、家族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祠堂记忆: 权力与秩序下的重塑
    第一节 地方情境中的抵抗与坚守
        一、动乱年代
        二、逃亡
        三、陆军监狱: G家祠堂的改造
        四、祖先的出离: 宗族关系的破坏
    第二节 空间转变:由祠堂退回厅堂
        一、神龛祭祖
        二、没有祖先的祠堂: G家祠堂的几次易主
        三、G氏后人的故事: 记忆中的1949-1975
    第三节 消散
        一、走出小镇
        二、祠堂记忆的缺失与铭记
        三、作为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G家祠堂
        四、历史的启示: 家与国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52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852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