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农民工生活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02:19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生活方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生活方式 城市化


【摘要】:随着农民工数量的日益庞大,农民工问题由于其特殊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而其生活方式的研究也己成为一个新的令人关注的领域。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当农民离开农村,远离土地之后,其生活方式也应该发生转变,从原先围绕“土”展开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变为城市化的劳动、消费、休闲、交往等生活活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工仍无法建立起与一整套符合城市生活的方式与习惯。 本文主要使用文献法和个案访谈法,从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四个维度,描述了当前农民工的生活方式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发现,虽然农民工深受城市生活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正在向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转变,但要真正融入城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劳动生活方式看,虽然与城市趋同,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就业途径非正式性,职业层次低,劳动时间长,收入低,就业条件和环境差,劳动权益保障难;从消费生活方式看,基本属于“生存型”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处于整个消费金字塔的底层,消费结构以满足基本生活为主,消费场所低端,重储蓄而轻消费;从闲暇生活方式看,闲暇生活呈现“孤岛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闲暇时间明显不足,闲暇活动单一,闲暇空间以室内为主;从社会交往方面看,虽然农民工身处城市,但始终是城市里的陌生人,交往对象局限在以血缘或地缘为主的社会关系网中,与城市居民的交往频率不高,情感性互动极少。 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转变是非常艰难和漫长的,一旦实现了生活方式的“去农民化”,那么农民工也就真正完成了自身脱胎换骨的过程。而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则需要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以及通过农民工自身的努力等。
【关键词】:农民工 生活方式 城市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412.6;C91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文献梳理9-13
  • 1.2.1 国内外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9-11
  • 1.2.2 我国对农民工生活方式的研究综述11-13
  • 1.3. 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内涵13-14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4-15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当前农民工群体概况15-19
  • 2.1 农民工群体规模15-16
  • 2.2 农民工的结构特征16-17
  • 2.2.1 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16
  • 2.2.2 文化程度构成和婚姻构成16-17
  • 2.3 农民工的流动特征17-19
  • 2.3.1 农民工流动呈稳定化趋势17
  • 2.3.2 农民工迁移家庭化趋势明显17-18
  • 2.3.3 在流动地居住呈长期化趋势18-19
  • 第3章 空间转换后:农民工生活方式现状19-39
  • 3.1 农民工的劳动生活方式19-26
  • 3.1.1 就业途径19-21
  • 3.1.2 职业类型21-22
  • 3.1.3 劳动时间22-23
  • 3.1.4 收入状况23-24
  • 3.1.5 就业条件和环境24-25
  • 3.1.6 劳动权益保障25-26
  • 3.2 农民工的消费生活方式26-30
  • 3.2.1 消费水平26-28
  • 3.2.2 消费结构28-29
  • 3.2.3 消费场所29-30
  • 3.2.4 消费观30
  • 3.3 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方式30-34
  • 3.3.1 闲暇时间30-32
  • 3.3.2 闲暇活动32-34
  • 3.3.3 闲暇空间34
  • 3.4 农民工的社会交往生活方式34-39
  • 3.4.1 日常交往对象35-36
  • 3.4.2 交往频率36-37
  • 3.4.3 交往深度37-39
  • 第4章 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39-47
  • 4.1 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39-42
  • 4.1.1 趋同性差异:劳动生活方式半城市化39-40
  • 4.1.2 金字塔的底层:“生存型”消费为主40-41
  • 4.1.3 无奈的旁观者:闲暇生活“孤岛化”41-42
  • 4.1.4 城市里的陌生人:社会交往处境尴尬42
  • 4.2 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影响因素42-47
  • 4.2.1 制度环境是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前提43-44
  • 4.2.2 劳动生活方式的完善是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基础44-45
  • 4.2.3 功能各异的社会组织是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载体45
  • 4.2.4 主体的自觉性是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内在动力45-47
  • 第5章 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对策与建议47-53
  • 5.1 深化改革,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47-49
  • 5.1.1 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工身份转变47-48
  • 5.1.2 建立符合农民工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48-49
  • 5.2 消除歧视,逐渐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49-50
  • 5.3 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50-51
  • 5.3.1 发挥用人单位、工会等组织作用50-51
  • 5.3.2 发挥基层社区组织的力量,为农民工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51
  • 5.4 培养农民工的自觉精神51-53
  • 结论53-54
  • 附录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博;;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身份的缺失[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2 杨风;;生活方式视角的农民工融入城市:成都证据[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李伟东;;消费、娱乐和社会参与——从日常行为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4 韩俊;崔传义;金三林;;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J];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5 刘能;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多维度的解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罗华荣;当前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问题[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7 欧阳力胜;;进城农民工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探析——湘潭市进城农民工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年04期

8 褚荣伟;张晓冬;;中国农民工消费市场解读——金字塔底层的财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9 张广济;;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调查——以长春市农民工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0期

10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637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37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