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 多样化社会思潮 对策
【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做出的战略决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策研究,对抵制不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和侵蚀,强化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和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在对社会思潮基本内容、理论及分类探讨的前提下,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必要性,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为主管部门提供咨询报告,以便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水平。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概述。这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其作为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社会思潮的界定、特征及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社会思潮的分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重要意义。主要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和谐社会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重要性所在。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坚持的原则。主要从一元与多元相结合,,破中有立、立中有破,阶级性和普遍性,分类引领等原则阐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应坚持的几个基本点,从而使引领有依可循。 第四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机制。主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的覆盖融入机制、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监控机制、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舆论引导机制、建立抵制错误敌对思潮的防御机制、多样化社会思潮存在发展的规约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五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这部分主要从引领的理论基础、物质条件、舆论氛围、力量源泉、着力点、外部启示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具体的科学意见和建议,从而为主管部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 多样化社会思潮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4;C912.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21
- 一、选题的依据8-9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9-11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1-19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19-20
- 五、本文创新之处20-21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基本理论概述21-43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1-25
- (二) 社会思潮的理论分析25-39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39-43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重要意义43-47
- (一) 增强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43-44
- (二)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力保障44-45
-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迫切需要45-46
-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46-47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坚持的原则47-50
- (一) 一元与多元相统一的原则47
- (二) 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原则47-48
- (三) 阶级性和普遍性相统一的原则48
- (四) 分类引领的原则48-50
-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机制50-56
- (一)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的覆盖融入机制50-51
- (二) 建立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监控机制51-53
- (三) 建立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舆论引导机制53-54
- (四) 建立抵制错误敌对思潮的防御机制54-55
- (五) 建立多样化社会思潮存在发展的规约机制55-56
-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56-63
- (一)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发展,夯实引领的理论基础56-57
- (二) 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智力支持,为引领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57-58
- (三) 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为引领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58-59
- (四)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为引领提供雄厚的力量源泉59-60
- (五) 关注重点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找准着力点60-61
- (六) 借鉴国外价值观建设的有益经验,为引领引进多样化启示61-63
- 结束语63-64
- 参考文献64-67
- 后记67-68
-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洁;陈金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研究述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2 黄志兴;;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靳辉明;;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正明;;价值观:和谐文化的核心——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及其特征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3期
5 焦国成;;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J];道德与文明;2007年01期
6 李建华;孙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属性[J];道德与文明;2009年02期
7 肖浩;;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机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2期
8 闫莹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06期
9 肖浩;;文化安全视野下的社会思潮[J];党政论坛;2008年04期
10 杨义芹;;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崇富;[N];光明日报;2007年
2 中央编译局局长 韦建桦;[N];光明日报;2007年
3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韩震;[N];光明日报;2008年
4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吴潜涛;[N];人民日报;2007年
5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赵曜;[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机制论[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8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78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