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机构微博在专业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1:07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机构微博在专业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机构 专业形象 微博


【摘要】:社会工作兴起并完善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在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管理方式的转变,社会工作机构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国家的政策保障和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促进了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同时社会工作机构也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社会工作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政策保障和现实需要的推动,也需要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保持社工机构同公众的良性互动,以增进了解,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微博是自媒体时代集广泛性、互动性、高效性于一体的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推动新事物的发展。对于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认知度来说,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致力于探讨以下问题:近年来社工机构微博用户取得了哪些进步?社工机构专业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社工机构微博账户所发布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在公众角度树立怎样的专业形象?微博对社工机构专业形象塑造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还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运用微博平台提升社工机构的专业形象?笔者通过研究社工机构微博用户的日常维护,运用内容分析法,整理统计社工机构对发布微博的内容、数量、比重、网民评论数和评论倾向,客观而系统地分析微博对社工机构专业形象塑造的现实情况,探讨社工机构专业形象在微博传播领域的可取之处及局限性,最后提出塑造社工机构专业形象的个人建议。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至今,其专业形象已经得到了长远发展,微博发布的内容与社工机构的定位基本一致,符合其作为专业宣传和交流互助平台的定位,因此公众认知度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是没有接触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公众来说,仍然处于认识模糊,参与度较低的阶段。微博传播中所体现的互动更多表现在社工机构之间、社工机构同社工专业人士之间、社工机构同社工媒体及政府之间,社工机构同公众的直接互动较少,一方面是由于社工机构自身的因素,比如社工机构的影响力和权威不足以引起公众关注,社工机构在发布的具体内容的难易程度,所涉及的领域以及选择具有信息性或议题性、故事性或叙述性的表述方式有关。
【关键词】:社会工作机构 专业形象 微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6;G20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1.1.1 研究目的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综述11-15
  • 1.2.1 关于“社会工作机构”的研究综述12-14
  • 1.2.2 有关“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的研究综述14-15
  • 1.3 方法及创新点15-16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研究创新点15-16
  • 1.4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1.4.1 社会工作机构16
  • 1.4.2 专业形象16-18
  • 第2章 社会工作机构微博的发展现状18-25
  • 2.1 新闻媒体的功能18
  • 2.2 社会工作机构微博的发展18-22
  • 2.3 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塑造在微博平台的重要性与可行性22-25
  • 2.3.1 社工机构专业形象塑造在微博平台的重要性22-24
  • 2.3.2 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塑造在微博平台的可行性24-25
  • 第3章 社会工作机构微博发布的内容分析25-34
  • 3.1 社会工作机构发布微博的内容分析指标25-26
  • 3.2 “广州穗星社工”发布微博的内容分析26-31
  • 3.2.1 妇女社会工作类微博27-28
  • 3.2.2 青少年和家庭社会工作类微博28
  • 3.2.3 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社会工作类微博28-29
  • 3.2.4 社区发展类微博29
  • 3.2.5 农民劳工和企业社会工作类微博29
  • 3.2.6 志愿公益和流浪乞讨类微博29-30
  • 3.2.7 素质拓展类、卫生医疗和司法类及其他类微博30-31
  • 3.3 “广州穗星社工”发布微博的形式分析31-34
  • 3.3.1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使用31-32
  • 3.3.2 原创、转发、链接、加@32-34
  • 第4章 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的微博塑造效果评价34-41
  • 4.1 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的微博塑造效果分析34-35
  • 4.1.1 受众的认知效果分析34
  • 4.1.2 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效果分析34-35
  • 4.2 微博传播对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塑造的积极作用35-37
  • 4.2.1 对社会工作机构专业理念形象塑造的作用35-37
  • 4.2.2 对社会工作机构内部形象塑造的作用37
  • 4.3 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塑造在微博平台存在的问题37-39
  • 4.3.1 社会工作机构微博传播的持续性较低37-38
  • 4.3.2 社会工作机构微博互动性较低38-39
  • 4.4 影响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塑造的因素39-41
  • 4.4.1 社会工作机构自身因素39-40
  • 4.4.2 微博传播的影响因素40-41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41-43
  • 5.1 研究成果41
  • 5.2 研究的局限性41
  • 5.3 对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形象塑造的思考41-43
  • 5.3.1 优化媒体宣传路径,,提高知名度42
  • 5.3.2 坚持并发展社工机构专业理念,确保美誉度42
  • 5.3.3 树立品牌服务项目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炜婧;;中国社会工作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2年07期

2 栾轶玫;;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J];今传媒;2006年09期

3 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J];当代传播;2005年03期

4 黄家瑶;;中西方慈善组织比较[J];东方论坛;2009年03期

5 费梅苹;;灾后安置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反思——都江堰市“勤俭人家”社会工作服务经验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陈蓓丽;;上海社工机构发展之制度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承水;胡雅芬;;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黄艺红;刘海涌;;西方社会服务理论对中国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2年17期

9 张丽红;;试析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问政[J];社会工作;2012年07期

10 李太斌;;社会工作机构如何与政府共舞——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为例[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莹;[N];中国社会报;2006年



本文编号:750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50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