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新员工心理失衡的社会工作干预
发布时间:2017-08-29 13:33
本文关键词:中小企业新员工心理失衡的社会工作干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大学扩招速度不断加快,近年来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毕业生进入中小企业就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压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养懒人”时代一去不复返,面对新的形势,从企业管理者到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及情绪状态都要与时俱进并应及时调整。刚进入企业工作的大学生新员工普遍出现心理失衡现象,重点表现在对职业和职位的失望、对自身价值的低估甚至对所受到的高等教育的否定等,进而出现了在工作中消极怠工、迟到早退、甚至频繁跳槽的不良现象。针对此问题,在实践中尝试采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方法与理念,分析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心理失衡的个体及社会方面的成因,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协助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调整好心态,使企业与员工关系更加融洽。 本文采用个案社会工作方式来对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心理失衡进行干预,以个案的形式研究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在入职后适应性障碍的问题。尝试使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危机干预模式以及任务中心模式对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的心理失衡进行疏导和帮助,将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和理念带入企业管理领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价值,协助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和企业管理者改善管理方式,融洽员工关系,构建和谐而富有效率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目前国内仅有少数的企业成立了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但也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配置,由于企业管理者仅从生产管理角度出发来对待员工的问题,当员工出现心理失衡等精神状态不佳问题的时候,企业没有相应的精神层面的服务与保障,并由此产生如富士康“十连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企业社会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能通过此次个案研究探索在中小企业工作的大学生新员工心理情绪方面障碍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新员工 心理失衡 社会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一、绪论5-8
- (一) 研究背景5-6
- (二) 研究意义6-7
- (三) 研究方法7-8
- 二、文献综述8-13
- (一) 相关文献研究成果8-11
- (二) 相关概念界定11-13
- 三、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及可行性13-16
- (一) 任务中心模式13
- (二) 危机干预模式13-14
- (三) 介入的可行性14-16
- 四、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心理失衡的社会工作介入计划16-27
- (一) 工作环境导致心理失衡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16-19
- (二) 工作压力导致心理失衡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19-22
- (三) 人际关系导致心理失衡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22-27
- 五、结论与反思27-31
- (一) 社会工作介入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心理失衡的实践结论27-28
- (二) 社会工作介入中小企业大学生新员工心理失衡的实践反思28-31
- 六、结语31-32
- 致谢32-33
- 参考文献33-34
- 作者简介3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4-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文兵;滕永梅;;浅谈企业人际关系的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6年09期
2 周沛;一项急需而有价值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论企业社会工作[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3 黄兴兵 ,魏钦令;适应障碍[J];新医学;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753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5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