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大庆市居住空间格局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7:10

  本文关键词:大庆市居住空间格局变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空间 居住格局 变迁 大庆市


【摘要】:笔者在考查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变迁的角度研究大庆油田54年来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在大庆油田快速发展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多元化的居住空间形式不断涌现,居住层面上的空间结构分异日益显著。在大庆油田会战时期,矿区内部形成以石油资源分布为基础、较为分散的居住空间结构。1979年大庆市建市以来,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表现为居住空间在城市中部萨尔图地区集中,相应的配套设施在此汇集,城市中心区初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庆居民的居住格局在市政和油田企业的影响下,整体上表现为向东西两个地区分化的变迁特征。大庆市的居住空间目前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部分居民居住边缘化等问题。 大庆市的居住空间格局变迁既是大庆油田变迁与转型的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过程的结果,也是油田职工作为个体行动者与其社会关系动态调整的结果。本研究以城市空间理论为指引,梳理并探讨了大庆油田及大庆市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由政府、企业以及城市居民共同主导的城市居住空间变迁的历史过程、变迁的动力机制和变迁结果。在多重力量相互影响与共同作用下,大庆油田居住空间的社会生产显示出其特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长期性等特征。而以企业生产和政府提供为主要特征的政企二元影响下的空间生产方式也将继续成为未来大庆城市居住空间生产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城市空间 居住格局 变迁 大庆市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8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理论综述10-16
  • 1.1.1 芝加哥学派古典城市理论11
  • 1.1.2 马克思主义传统城市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11-12
  • 1.1.3 城市规划理论12-13
  • 1.1.4 明日的城市13
  • 1.1.5 城市空间秩序研究方法13-14
  • 1.1.6 城市居民迁居研究14-16
  • 1.2 内容架构16-17
  • 1.3 研究方法17-19
  • 第2章 矿区到城市:大庆市行政建制与发展概况19-25
  • 2.1 油田发现与会战指挥部成立19-20
  • 2.2 “政企合一”的行政体制20-21
  • 2.3 政企分开21
  • 2.4 大庆油田企业改制重组21-22
  • 2.5 大庆市政建设22-25
  • 第3章 大庆市的居住环境与居住空间格局演变历程25-33
  • 3.1 荒原上工作,地窨子里生活25-26
  • 3.2 “干打垒”会战26-28
  • 3.3 大庆早期生活基地规划与居住环境改善28-29
  • 3.4 城市设立与中部“萨尔图”地区的崛起29-30
  • 3.5 居民“上楼”与市区东西共建30-33
  • 第4章 “老会战”的迁居研究33-40
  • 4.1 “单位制”与“老会战”迁居33-36
  • 4.1.1 马女士及其家庭的迁居历程34-35
  • 4.1.2 单位与房屋资源35
  • 4.1.3 迁居资格的获得35-36
  • 4.2 大庆市的房屋市场化与“老会战”迁居36-37
  • 4.3 后单位时代与“老会战”迁居37-39
  • 4.3.1 王先生及其家庭的迁居历程37-38
  • 4.3.2 大庆油田创业城:后单位福利与城市空间塑造38-39
  • 4.4 社会转型与“老会战”迁居39-40
  • 第5章 城市居住空间格局分析与讨论40-47
  • 5.1 大庆东西城区居住空间格局对比40-41
  • 5.2 国家力量引导下的大庆城市居住空间格局变迁41-42
  • 5.3 市场与大庆城市居住空间格局42-43
  • 5.4 个体参与与城市居住空间格局变迁43-44
  • 5.5 结论44-45
  • 5.6 大庆市居住格局与空间秩序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2 周春山;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特征、迁居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04期

3 程丽辉,王兴中;西安市社会收入空间的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1期

4 宋伟轩;吴启焰;朱喜钢;;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2010年06期

5 郭腾云;董冠鹏;;基于GIS和DEA的特大城市空间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6 杨上广;王春兰;;国外城市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综述及政策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02期

7 柴彦威;陈零极;;中国城市单位居民的迁居:生命历程方法的解读[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5期

8 韩全芳;钱家先;葛绍林;;矿山社区人口与社会变迁的动力分析——以美国“鬼镇”为例[J];南方人口;2008年03期

9 韩学健;;大庆:一个资源型城市的新作为[J];求是;2009年20期

10 林顺利;李建立;孟亚男;;“社会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贫困——基于保定市北市区的实地调查[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涛;转型期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7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57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