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5:20

  本文关键词: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批评 译介学 关键词


【摘要】:20世纪后三十年是女性主义发展的三十年,女性主义作为西方学术理论的重要流派此时的发展势头强劲。女性主义著作以及成果研究也成为了当时热烈讨论的一种学术现象。女性主义批评研究也为该学术风气造就了“女性主义时代”的到来。当这一女性主义时代与译介学相互碰撞时,女性主义翻译便由此产生。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巴特尔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都为此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到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批评的研究也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景象。然而在女性主义批评发展壮大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女性主义理论传入过程之中,在文本的选择,译词的选取上,曾经存在很多争议。而这其中的文化信息则常常被误读或滥用。因而使得学人在对中国女性主义研究过程之中存在很大困惑。 本文试图从译介学的视角来考察女性主义批评中存在争议的关键词以及达成共识的关键词,以及这些关键词的缘起、发展、流变、以及翻译过程中的变化、增生。在流入中国时被引入、被选择、被表述过程、被接受以及被运用并融入本土化的一系列问题。作为全新的视角,译介学研究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增生等等。”①更为女性主义批评关键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应用比较的研究方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关键词入手,进行中外比较,古今比较以寻求其中的异同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 译介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68;H05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缘起、发展7-10
  • 一、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的缘起7
  • 二、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发展7
  • 三、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的三个阶段7-10
  • (一)、“悄然出场”阶段8
  • (二)、发展阶段8-9
  • (三)、译介的“多彩多姿”时期9-10
  • 第二章 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关键词10-37
  • 一、Feminism (女性主义/女权主义)10-13
  • 二、Patriarchy 父权制13-15
  • 三、Woman/Female (女人/女性)15-17
  • 四、Sex/Gender (性/性别)17-20
  • 五、The second sex 第二性20-22
  • 六、Female/wonan's丨iterature女性文学/妇女文学22-23
  • 七、Feminine wr it ing身体写作/女性书写/女性写作/阴性书写23-25
  • 八、A ’room of one s own 一间自己的房间25-27
  • 九、Sh’akespear6 s sister莎士比亚的妹妹'27-28
  • 十、Sex role theory性别角色理论28-30
  • 十一、Sex ism/Sexual/gender d i scr imi nat ion 性别歧视30-32
  • 十二、Phal locentr ism菲勒斯中心主义/阳具中心主义/阳物崇拜32-34
  • 十三、Logocentr ism逻各斯中心主义34-35
  • 十四、Androgyny双性同体/雌雄同体/男女双性/双性人格35-37
  • 第三章 译介视野下的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37-39
  • 一、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37-38
  • 二、女性主义批评的前景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后记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洁华;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与批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2 刘思谦;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女性文学批评[J];南方文坛;1998年02期

3 孙绍先;“贵族化”的中国“女性主义”[J];天涯;2005年01期

4 胡全生;“仁”与“智”的撞击——美、法女权主义批评之比较[J];国外文学;1997年01期

5 张宽;关于女性批评的笔记[J];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02期

6 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糊涂帐[J];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03期

7 李小江;英国女性文学的觉醒[J];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02期

8 周乐诗;换装:在边缘和中心之间——女性写作传统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策略[J];文艺争鸣;1993年05期

9 张万防;;女性主义译论下译者地位的彰显及其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陈肖利;;波伏娃《第二性》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启蒙[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812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12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f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