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当代中国的代际社会流动

发布时间:2017-09-08 08:49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的代际社会流动


  更多相关文章: 阶层 代际流动 社会开放度 流动表分析


【摘要】:本研究采用刘欣的阶层分析框架,结合各个时期的流动机制,通过对CGSS2006年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的代际社会流动呈现阶段性、整体固化和局部开放的特征。代际流动模式和精英阶层的代际传递是中国代际流动研究的两大争论焦点。关于中国社会的代际流动模式问题,工业主义理论、稳定流动论和阶段固化论有不同的论断,但工业主义自由理论和稳定流动论忽略了国家制度在社会主义代际流动中的作用。阶段固化论从新制度主义出发,提出中国的代际流动具有阶段性、逐渐固化的特征,本文大致支持这种观点,但也发现这一理论夸大了改革开放后社会固化的程度。流动表分析的结果表明,改革之前,受再分配体制的影响,代际继承性较低,社会上层与中层出现大量长距离的向下流动;改革初期,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流动空间较为公平,但优势阶层开始进行优势传递;改革深化阶段,社会上层与社会中层的代际传递和联盟进一步加强,但工人阶层与农民阶层的代际继承性降低。社会主义精英阶层的代际传递问题上存在两种争辩:各种精英阶层是完全融合的统一群体还是内部分化的异质联盟。在对精英统一理论和分化联盟理论进行分析后发现,公职阶层、市场阶层和专业技术阶层的代际继承性和对工农阶层的排斥能力都很强,但优势阶层并非完全融合的统一群体。尽管专业技术阶层呈现出最强的代际继承性并且与公职阶层存在较多的代际转化,在公职阶层和市场阶层的代际继承性越来越强并且彼此的代际转化越来越多时,专业技术阶层则走向开放。
【关键词】:阶层 代际流动 社会开放度 流动表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63;C91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第一章 “官二代”、“富二代”——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问题7-8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7-8
  • 1.2 章节安排8
  • 第二章 社会流动文献回顾8-18
  • 2.1 社会流动:概念与意义8-9
  • 2.2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西方模式与新制度主义9-18
  • 2.2.1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10-16
  • 2.2.2 精英阶层的代际传递:精英统一vs.精英异质联盟16-18
  • 第三章 本文的研究设计18-28
  • 3.1 社会开放性:老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空间18-19
  • 3.2 本文的研究路径19-20
  • 3.3 研究假设20-24
  • 3.3.1 垂直阶层分析框架20-23
  • 3.3.2 优势阶层流动假设23-24
  • 3.4 数据、变量与统计方法24-28
  • 3.4.1 数据24
  • 3.4.2 变量24-26
  • 3.4.3 数据分析方法26-28
  • 3.4.4 统计软件28
  • 第四章 垂直阶层结构下的代际流动分析28-44
  • 4.1 代际流动分布28-29
  • 4.2 绝对流动率29-35
  • 4.3 流动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35-44
  • 4.3.1 稳定流动假设检验36-37
  • 4.3.2 阶段固化假设检验37-44
  • 4.3.3 小结44
  • 第五章 优势阶层的代际传递与联盟44-51
  • 5.1 优势阶层代际流动分布45-46
  • 5.2 优势统一假设检验46-47
  • 5.3 分化联盟假设检验47-50
  • 5.4 小结50-51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51-53
  • 6.1 复杂的代际流动模式:阶段性、整体僵化与局部开放51-52
  •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空间52-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记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煜;吴家麟;;择偶中的生肖匹配——基于层叠拓扑模型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11年06期

2 刘欣;;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3 刘欣;朱妍;;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J];社会学研究;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813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13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