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云山屯古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6:18
本文关键词:安顺云山屯古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安顺屯堡聚落起源于明朝初年,是明朝军队平定云南元残余势力后,实行屯田制度的产物。在六百余年的封闭发展过程中,其仍然保留着较多源于明代的江淮文化,并在独特的地域环境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和聚落空间形态。 本文从空间形态方面对贵州安顺屯堡聚落之一的云山屯聚落进行研究。在研究时,主要采取文献查阅和实证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地性调研,,对影响云山屯聚落空间形态构成的三个要素(即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以及建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实例为依托,对具有屯堡聚落特色的云山屯聚落的选址、街道布局、空间序列变化、群体建筑空间组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总结,提炼出屯堡聚落的空间形态特色,并以期对现代地域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对构成云山屯聚落空间形态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以及建筑要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三个要素对云山屯聚落空间形态构成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从云山屯聚落街道空间、建筑群体组合以及空间节点为分析对象,对其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深度挖掘其空间特色。第五章探讨云山屯聚落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最后,以第六章总结全文。
【关键词】:安顺 屯堡聚落 云山屯 空间形态 保护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2.29;C912.82
【目录】:
- 目录6-9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4-15
- 1.3.1 研究目的14-15
- 1.3.2 研究意义15
- 1.4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1.4.1 屯堡15-16
- 1.4.2 聚落16
- 1.4.3 聚落空间形态16-17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17-19
- 1.5.1 研究方法17-18
- 1.5.2 研究框架18-19
- 1.6 本章小结19-20
- 第2章 云山屯聚落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要素分析20-34
- 2.1 安顺云山屯聚落地理概况20-26
- 2.1.1 安顺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20-21
- 2.1.2 云山屯聚落自然环境概况21-26
- 2.2 安顺云山屯相关历史背景26-28
- 2.2.1 安顺屯堡聚落的起源与发展26-27
- 2.2.2 云山屯历史沿革27-28
- 2.3 安顺云山屯聚落民俗文化28-33
- 2.3.1 传统文化29
- 2.3.2 原生文化29-30
- 2.3.3 军旅文化30
- 2.3.4 农耕文化30
- 2.3.5 宗教信仰30-31
- 2.3.6 屯堡人的审美心理31-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云山屯聚落空间建筑要素分析34-47
- 3.1 功能和使用需求34-38
- 3.1.1 居住功能34-35
- 3.1.2 防御功能35-36
- 3.1.3 商业功能36-37
- 3.1.4 娱乐和信仰功能37-38
- 3.2 精神理念和工艺审美38-43
- 3.2.1 精神理念38-40
- 3.2.2 工艺审美40-43
- 3.3 物质技术手段43-46
- 3.3.1 充足的石木资源44
- 3.3.2 建造技艺44-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云山屯空间形态分析47-89
- 4.1 传统乡村聚落的发展过程47-48
- 4.2 云山屯聚落选址分析48-55
- 4.2.1 防御性选址分析48-50
- 4.2.2 云山屯风水学说及其风水选址研究50-55
- 4.3 主街道与巷道的空间形态分析55-79
- 4.3.1 云山屯街道发展历程55-56
- 4.3.2 云山屯街道的功能和作用56-60
- 4.3.3 街道的空间构成60-70
- 4.3.4 街道的空间尺度与布局70-74
- 4.3.5 街道空间序列与变化74-79
- 4.4 云山屯建筑群体组合分析79-84
- 4.4.1 建筑与环境79-81
- 4.4.2 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81-83
- 4.4.3 建筑组合中的统一83-84
- 4.5 空间节点分析84-88
- 4.5.1 街道空间节点84-85
- 4.5.2 主要节点85-88
- 4.6 本章小结88-89
- 第5章 云山屯聚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适度开发89-100
- 5.1 我国传统聚落面临的困境89-90
- 5.1.1 城市化发展对传统聚落的影响89-90
- 5.1.2 经济政策与产业结构的改变对传统聚落的影响90
- 5.1.3 价值观念的改变对传统聚落的影响90
- 5.2 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保护现状分析90-93
- 5.2.1 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保护现状90-92
- 5.2.2 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保护方法92
- 5.2.3 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保护不足方面92-93
- 5.3 云山屯聚落空间形态保护研究93-98
- 5.3.1 现状分析93-95
- 5.3.2 存在问题95
- 5.3.3 保护规划框架95-97
- 5.3.4 具体保护措施97-98
- 5.4 云山屯聚落发展建议98-99
- 5.5 本章小结99-100
- 第6章 总结100-102
- 参考文献102-10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104-105
- 致谢1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瑜;沈守云;;张谷英村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2 王海宁;;传承与演化——贵州屯堡聚落研究[J];城市规划;2008年01期
3 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年01期
4 蒋立松;田野视角中的屯堡人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5 王晓阳,赵之枫;传统乡土聚落的旅游转型[J];建筑学报;2001年09期
6 彭丽莉;龙彬;;贵州屯堡民居文化内涵浅析[J];南方建筑;2006年01期
7 王蕾蕾;何颖娴;;贵州安顺屯堡民居文化的形成[J];南方建筑;2006年12期
8 车震宇;传统城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J];小城镇建设;2002年08期
9 王娟,王军;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村落选址及其风水景观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房臣峰;;县城人类聚居活动特征研究[J];科技资讯;2006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虹;安顺屯堡建筑环境景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9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4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