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18:32
  “实用理性”是李泽厚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用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概念具有注重现实、清醒理智、冷静乐观、强调行动、重人事轻鬼神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同样也是孔子思想的内在价值趋向,是孔子思想深处的思维方式呈现。这一思维方式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它孕育于农业社会,形成于巫史传统,完善于周公制礼和孔子的“释礼归仁”,并在鲜明的体现在孔子的众多思想当中。孔子在仁学思想中主张“为仁由己”;在中庸思想中主张“执两用中”;在经权思想中主张“守经行权”;在天命鬼神思想中主张“存天远鬼”;在义利思想中主张“见利思义”,这其中都深深蕴含着一种看待万物的理性精神,以及注重现实实践的实用态度,深刻呈现出一种“实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而这一思维方式又在孔子思想实践中得以广泛传播,使儒家思想得以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主体性特征,其注重反求诸己,强调躬行践履,并为后世儒家学者所发展和实践,使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即世超越”路径。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实用理性”概念分析
    (一)“实用理性”概念提出
    (二)“实用理性”概念界定
    (三)“实用理性”概念内在特征
    本章小结
二、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的文化渊源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孕育
    (二)由“巫”而“史”的理性化进程
    (三)周公制礼与孔子“释礼归仁”
    本章小结
三、孔子思想中“实用理性”思维的表现
    (一)“为仁由己”的仁道理想
    (二)“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
    (三)“守经行权”的经权理论
    (四)“存天远鬼”的天命鬼神思想
    (五)“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念
    本章小结
四、孔子“实用理性”思维对儒家思想主体性特征的塑造
    (一)对主体自身的关注
    (二)对躬行践履的重视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巫的理性化、政治化和文明化——中国文明起源的“巫史传统”试探[J]. 刘悦笛.  中原文化研究. 2019(02)
[2]论孔子经权思想中的人生智慧[J]. 高涌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3]从“巫君合一”到“德政礼制”——论“巫史传统”的内在政治伦理逻辑[J]. 陆宽宽,冯昊青.  船山学刊. 2018(05)
[4]儒学与实用主义:内在哲学旨趣及其多样展开[J]. 杨国荣.  学术月刊. 2018(03)
[5]论孔子的义利观[J]. 王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儒学的实用性与人的发展[J]. 王利红,涂可国.  人文天下. 2017(07)
[7]孔子经权思想及意义[J]. 闵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8]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表现及历史作用[J]. 郭现军.  中州学刊. 2016(09)
[9]论先秦儒家的道德实践理性及当代价值[J]. 杨卫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16(07)
[10]《论天人之际》与《说巫史传统》述评[J]. 金春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博士论文
[1]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D]. 陈典平.西北大学 2017
[2]先秦儒家义利观研究[D]. 杨冬.中共中央党校 2017
[3]李泽厚“情本体论”研究[D]. 牟方磊.湖南师范大学 2013
[4]先秦儒家历史哲学研究[D]. 徐文涛.山东大学 2006
[5]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 米继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先秦儒家义利观探析[D]. 金亮亮.安徽大学 2018
[2]周公“制礼作乐”思想研究[D]. 汤伟.贵州大学 2017
[3]荀子“礼法”思想研究[D]. 赵小丽.东南大学 2016
[4]浅谈朱熹格物致知说[D]. 武东冠.河北大学 2016
[5]荀子“法后王”思想探究[D]. 底亚星.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6]先秦儒道生死观比较研究[D]. 苏海燕.安徽大学 2015
[7]鲁迅文学创作与儒家实用理性思维[D]. 唐存珊.江西师范大学 2014
[8]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鬼神观[D]. 王夏群.上海师范大学 2014
[9]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研究[D]. 颜玮媛.湖南师范大学 2013
[10]“实用理性”与中国传统建筑[D]. 武熙钊.太原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4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74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