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17-18世纪中西方假发艺术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5 19:30
  本文对17-18世纪的假发进行研究和横向的比较,首先对中西方假发的形成与变迁进行探究,对1718世纪中西方假发形成差异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比较其形成差异的政治经济结构及各种文化因素,解析这一时期中西方物质文化形成的差异。再对17-18世纪中西方假发的具象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中西方假发功能性的多样即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存。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假发的形成与变迁
    1.1 假发释义
    1.2 假发的形成与变迁
        1.2.1 中国假发的形成与变迁
        1.2.2 西方假发的形成与变迁
第二章 17-18世纪中西方假发艺术发展之历史背景对比
    2.1 政治结构与经济环境
        2.11 不同政治体制的建构—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2.12 差异的经济类型与对外贸易—闭关锁国与对外扩张
    2.2 人文传统与意识形态
        2.21 不同侧重的人文传统——宗法伦理与人道主义
        2.22 意识形态的差异——重群体的封闭与重个体的开放
    2.3 审美思想与艺术风格
        2.31 不同性质的审美思想——神秘主义与理性分析
        2.32 不同形式的艺术风格——矫饰华丽之气与纤巧艳丽之风
第三章 17-18世纪中西方假发之具象应用
    3.1 清代最具特色的假发形制
        3.11 清代满族皇室假发典型
        3.12 清代民间女子假发典型
    3.2 西方最具特色的假发形制
        3.21 欧洲男子的假发典型
        3.22 欧洲女子的假发典型
第四章 17-18世纪中西方假发功能性比对
    4.1 政治功能
    4.2 文化功能
    4.3 使用功能
    4.4 审美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假发看西欧社会的变迁[J]. 王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2]从文化角度看发型的演变及其功能[J]. 李灏,蒋栋元.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3]发式与发饰[J]. 戴云亭.  上海工艺美术. 1999(04)
[4]洛可可艺术与中国文化[J]. 孟华.  神州学人. 1997(01)

硕士论文
[1]法国洛可可造型艺术的美学阐释[D]. 宋桂芳.黑龙江大学 2010
[2]假发在服装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 尚伟丽.苏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78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78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a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