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从“方法”到“存在” ——心理学中内省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1-11-11 19:51
  内省在西方心理学中被当作“方法”,是一种作为方法的内省,本文在此称作“方法”内省;内省在中国传统心理学中被当作“存在”,是一种作为存在的内省,本文在此称作“存在”内省。“方法”与“存在”是内省在中西方心理学中的两种不同位置。“方法”内省,把人类心理当作纯主观的存在,而严格要求研究结果客观性的一种方法与工具。这种内省面临着研究对象的主观特性与研究结果客观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但在西方心理学二歧认知框架下无法解决这一根本矛盾。本文在中国传统心理学认知框架下中找到挖掘了“存在”内省。“存在”内省,一种能够自证与构筑自身的存在,在身心合一的哲学背景和“体证”心理学的背景下,关注人的心理生活,包容常识话语的表达方式,采用意识自觉的“自证”方式,以“成己”为目标的一种践行方式。这种内省以个体的私有经验来体证人类心理意识的普遍性,超越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分离”,实现了从“方法”到“存在”的位置提升。从西方心理学到中国传统心理学的视野转换,内省的位置由“方法”转向“存在”。这种转向,为现代心理学提供了学术新资源,为心理学研究树立了“自证”这一新途径,有利于人类心灵的全面把握与完善,从而有利于心理学研究主题...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西方心理学中内省的发展及其局限
    2.1 西方心理学中内省的产生与发展
    2.2 “方法”内省:西方心理学中内省的局限
3. 中国传统心理学中内省的挖掘
    3.1 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及知行合一思想对内省的要求
    3.2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及佛家对内省的认识
    3.3 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传统心理学
    3.4 “存在”内省:中国传统心理学中的内省形态
4. 从“方法”到“存在”——中西方心理学中内省的关联与超越
    4.1 哲学背景:从身心分离到身心合一
    4.2 心理学背景:从“实证”心理学到“体证”的心理学
    4.3 内省的对象:从心理现象到心理生活
    4.4 内省的话语表达:从实证话语到常识话语
    4.5 内省的印证方式:从感官印证到意识自觉
    4.6 内省的证明途径:从“他证”到“自证”
    4.7 内省的归宿:从“成物”、“成知”到“成己”
5. “存在”内省对现代心理学的启示
    5.1 内省的“自证”方式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5.2 “成己”的内省归宿有利于人类心灵的完善
    5.3 从“方法”到“存在”的内省有利于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回归
6. 结语:内省未来发展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证和体验的方法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J]. 葛鲁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2]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J]. 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2)
[3]对心理生活的经典探索的考察[J]. 葛鲁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4]“内圣外王”的实践与可能:从积极有为到自然无为——试析《庄子·天下》篇的道术批评思想[J]. 陈荣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5]心理环境论说——关于心理学对象环境的重新理解[J]. 葛鲁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6]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议评——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五[J]. 葛鲁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4)
[7]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性质、类别和功能[J]. 葛鲁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8]西方实证心理学与中国心性心理学概念范畴的比较研究[J]. 葛鲁嘉.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6)
[9]关于心理生活基本性质和内涵的理解[J]. 葛鲁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05)
[10]心理学研究划分的类别与优先的顺序[J]. 葛鲁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5)



本文编号:3489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89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