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 ——以成长、大观园、女性话题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3 14:15
  本论文主要针对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涉及成长、大观园和女性话题的著述进行梳理,从这三个具体话题中总结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脉络。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研究成果数量开始增多,且更具系统化特征。本论文按时间顺序梳理了涉及三个话题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共同的发展趋势,发现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对这三个话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且积极应用西方文学理论和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及方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比较文学和跨学科的特点。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按照年代顺序研究英语世界关于《红楼梦》中成长话题的论述,分别考察了20世纪70、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涉及成长话题的《红楼梦》研究。70年代英语世界的一些学者将贾宝玉作为西方文学中人生意义的探求者形象与哈姆雷特等西方小说人物进行比较,还有学者从西方文学中一种描述个人成长的叙事结构即帕西法尔寻找圣杯来分析宝玉的红尘历劫的意义。80年代涉及成长话题的论文主要从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文学类型——智慧文学和成长小说模式来分析《红楼梦》。90年代有学者从儿童文学的角度探讨《红楼梦》的文学和社会价值,还有...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选题
    二、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四、论文大纲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成长话题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一、人生意义的探求者形象:宝玉与罗密欧和哈姆雷特比较
        二、个人成长的叙事结构:宝玉的红尘历劫与帕西法尔寻找圣杯
        三、小结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一、《红楼梦》与智慧文学
        二、《红楼梦》与成长小说
        三、小结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一、《红楼梦》与儿童文学
        二、往事重历与不情愿的成长
        三、小结
    第四节 21世纪初《红楼梦》的成长话题研究
        一、情与不愿成长
        二、意象解读下的红尘心路
        三、佛教的启悟之旅
        四、童年的叙事空间
        五、其他视角
        六、小结
第二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大观园话题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一、南北花园特征的叠加
        二、大观园即随园
        三、大观园与天真世界与伊甸园
        四、小结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一、大观园的独立性:从叙事背景中抽离的花园
        二、大观园的寓意:自我完满与乱伦
        三、刘姥姥与大观园
        四、余论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一、结构主义批评与大观园意象
        二、符号学视野下的大观园
        三、《金瓶梅》与《红楼梦》中花园意象
        四、小结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的大观园研究
        一、作为抒情策略的大观园
        二、作为诗意栖居的大观园
        三、乱伦主题与花园意象
        四、其他视角
        五、小结
    第五节 21世纪初英语世界的大观园研究
        一、园林美学与大观园
        二、作为避难所和人间乐园的大观园
        三、再论大观园的寓意
        四、性别自由的绿洲
        五、绘画诗学与大观园
        六、其他视角
        七、小结
第三章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第一节 20世纪60、7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一、气质体型说与黛、钗、凤
        二、基督教的仁爱精神与红楼女性
        三、《红楼梦》女性与其他世界名著女性人物之比较
        四、结构主义、原型批评方法的尝试
        五、小结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一、作为悲剧主角的林黛玉
        二、作为女性读者的林黛玉
        三、颠覆父权的女性形象
        四、对中国大陆女性主义研究的批评
        五、王熙凤的性别错位
        六、作为独立人物形象的丫鬟仆人
        七、小结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一、《红楼梦》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元批评
        二、绘画艺术与红楼女性形象
        三、一夫多妻小说模式下的红楼女性
        四、《红楼梦》与清代妇女史研究的结合
        五、其他视角
        六、小结
    第四节 21世纪初《红楼梦》研究中的女性话题
        一、女性主义理论应用的一个误区
        二、王熙凤形象的回归
        三、雌雄同体视野下的红楼女性
        四、《红楼梦影》与清代女性的文学阅读与创作
        五、小结
第四章 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的特点与启示
    第一节 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的特点
        一、比较文学的视野
        二、跨学科的研究特征
        三、反思性与批判性
        四、人才构成多样化
        五、小结
    第二节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影响因素
        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二、美国汉学中史学研究的影响
        三、汉学家对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影响
        四、西方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传统的影响
        五、人才培养方式
        六、与中国《红楼梦》研究的交流
        七、小结
    第三节 英语世界《红楼梦》研究的一些不足及建议
        一、套用理论、过度阐释
        二、翻译与交流欠缺
        三、一些建议和思考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附录1 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一、20世纪初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二、20世纪60年代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
    三、近三十年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红楼梦》
    四、结语
附录2 汉学家中英文姓名对照表
后记
笔者发表过的相关论文和译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楼梦》与莫言[J]. 蔡义江.  红楼梦学刊. 2013(04)
[2]包腊《红楼梦》前八回英译文年代新考[J]. 王金波,王燕.  红楼梦学刊. 2013(01)
[3]史景迁的曹寅研究[J]. 张惠.  红楼梦学刊. 2012(01)
[4]“拒绝成长”与“压抑欲望”——析美国汉学家黄卫总对《红楼梦》性心理世界的独异解读[J]. 张惠.  红楼梦学刊. 2010(04)
[5]西方绘画诗学: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J]. 谭琼琳.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01)
[6]清代才媛红楼接受研究的思考[J]. 王力坚.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0(01)
[7]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传奇[J]. 郑雄.  人民文摘. 2010(03)
[8]一僧一道一术士——明清小说超情节人物的叙事学意义[J]. 刘勇强.  文学遗产. 2009(02)
[9]至尊语言——作为学术界统治语言的英语[J]. 菲利普·G·阿特巴赫,朱知翔.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01)
[10]《红楼梦》在英语世界中的女性主义解读[J]. 江帆.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05)



本文编号:3493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93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