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转向的历史哲学表现和价值
本文关键词:语言转向的历史哲学表现和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哲学 语言转向 语言哲学 语言意义 历史叙述 斯密 文本 叙述文 元史学 理解
【摘要】:正自1967年罗蒂编辑出版了那本后来令其名满天下的哲学文集,作为其标题关键词的"语言转向"成为标识一个哲学时代的经典表述。在历史哲学领域,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事件是1973年海登·怀特所发表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10年之后,安柯斯密特发表了他的《叙述的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由此开启了历史哲学中"叙述转向"的时代。一般哲学领域中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历史哲学 语言转向 语言哲学 语言意义 历史叙述 斯密 文本 叙述文 元史学 理解
【分类号】:K01
【正文快照】: 自1967年罗蒂编辑出版了那本后来令其名满天下的哲学文集,作为其标题关键词的“语言转向”成为标识一个哲学时代的经典表述。在历史哲学领域,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事件是1973年海登·怀特所发表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10年之后,安柯斯密特发表了他的《叙述的逻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义华;;贱民研究学派与后殖民批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周建漳;朱志杰;;历史叙述:从表现的观点看——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观述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约恩·吕森,綦甲福;论历史的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3期
5 王晴佳;;“大写历史”和“小写历史”[J];文化学刊;2009年01期
6 陈新;论20世纪西方历史叙述研究的两个阶段[J];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02期
7 陈新;20世纪60年代转向语言学的西方历史哲学研究[J];求是学刊;2002年02期
8 王阳;论历史文本及其叙述符号的物质层面[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2期
9 周思民,蒋保;历史叙述与历史意义的统一——评希罗多德的《历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董立河;;关于后现代历史哲学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周建漳;;从叙述文本到历史经验——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哲学的新发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利红;;试论卡莱尔的浪漫主义史学思想[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湛晓白;“新史学”如何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子雨;从西方的几本历史书看他们的历史叙述特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周建漳 厦门大学哲学系;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一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林璧属;中国传统史学求真方法的科学性[N];光明日报;2008年
5 徐卫东;复活历史需推理和想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赵刚;金圣叹式的中国历史叙述[N];东方早报;2011年
7 孙江邋(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教授);历史学找回想像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张耕华;史学与文学有别之外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年
9 陈启能;战后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葛兆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2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3 蔡丽娟;李维史学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娟;洪迈史学综论[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邵帅;浅谈覆盖律解释模型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困难[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家骥;东亚纪传体史书的叙事模式[D];复旦大学;2009年
4 刘远;海登·怀特历史写作理论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陈鸿超;《左传》“神异”预言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4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0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