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口述到历史讲坛
本文关键词:从历史口述到历史讲坛
【摘要】:在历史大众传播领域,历史口述和历史讲坛作为两种常见的形式,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这两种大众历史传播的形式或手段,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却常常引发混淆,如果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在比较二者的不同以及相通之处,来阐述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各自所承担的不同历史研究、传播的职责,最终在阐明二者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似给予实践以必要的理论指引,以便更加有效、规范地传播历史,造福大众。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口述史 历史讲坛 影视史学 传播效果
【分类号】:K06
【正文快照】: 在大众传播的视野之下,历史口述和历史讲坛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但这二者究竟有何区别,二者之间的渊源何在,二者在历史研究和传播中究竟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文拟就历史口述和历史讲坛的同于不同,做一粗略分析,以达到廓清混淆,明确其历史功能和价值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伍!100732;历史之音——口述史学的叙述性质片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2 杨雁斌;面向大众的历史学——口述史学的社会含义辨析[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3 王小莉;李飞龙;;近五年来国内口述史学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5年06期
4 宋瑞芝;口述史学在史学研究中的功用[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3期
5 陈伟刚;口述史学的特征与中共党史的研究[J];史学史研究;2004年01期
6 于延亮;;谈谈口述史工作者的修养[J];南方论刊;2009年10期
7 布鲁斯·M·斯蒂文;中国口述史学的调查[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01期
8 张广智;论口述史学的传统及其前景[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小忠;;试论作为话语与表现的口述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0 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漫谈[J];学术研究;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亚雷;;影视史学:艺术史的另一种视角[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周新国;丁慧超;;当代中国大陆口述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赵金平;;当代女性口述史刍议[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 杨祥银;记忆是可信的吗[N];人民日报;2011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 左玉河;拓展“自下而上看历史”的新视角[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唐纳德·里奇 美国参议院历史办公室历史学家;技术带来改变:口述史学的最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杨祥银;口述史学研究之新进展[N];北京日报;2002年
5 甘肃省广电总台 李忠武;影视史学与甘肃历史文化[N];甘肃日报;2008年
6 姚力;中国视域的口述史学[N];人民日报;2010年
7 杨祥银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口述史学的兴起:从“档案实践”到“新社会史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周新国;中国口述史学亟待规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口述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经济所 刘兰兮;中国经济史学的前沿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振英;论口述历史的研究准备[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张海坤;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俐彦;美国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与理论方法[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许曾会;20世纪40至60年代留美之美籍华人史学家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史学[D];扬州大学;2011年
5 孙庆;“荧幕历史”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灿;历史的视觉诠释[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郎需颖;美国公众史学运动简论[D];复旦大学;2010年
8 吴永君;来华英人约翰·汤姆森晚清摄影作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文清;人类学与当代西方史学研究浅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洪克宇;试论大众史学及其历史认识问题[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0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1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