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重建“遗忘之

发布时间:2018-06-07 05:10

  本文选题:记忆 + 遗忘 ; 参考:《学术月刊》2012年07期


【摘要】:胡恒认为,"集体遗忘"并非是"集体记忆"的结果,它还是其开端和动机。"集体遗忘"的几种形态都与空间相关,都涉及事件、地点。尤其是记忆介质在场的"遗忘",它直接将历史拉入现实。这使得记忆研究成为探讨历史与当下之间关系的通道。
[Abstract]:Hu Heng believes that collective forgetting is not the result of collective memory, but its beginning and motivation. " Several forms of collective forgetfulness are related to space, involving events and loc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memory of the presence of the "forgotten", it directly pulls history into reality. This makes the study of memory a wa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哲学和城市批评史研究”(11&ZD089)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人文基金资助
【分类号】:K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坚;;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福惠;;研究“辛亥革命记忆”的意义与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宋立宏;;犹太集体记忆视域下的巴尔·科赫巴书信[J];历史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邵明;;记忆场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磊;社会记忆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艾仁贵;“马萨达神话”的建构与解构[D];南京大学;2011年

3 范军;断裂与延续[D];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冬;;遗忘或没出现(五首)[J];诗林;2011年05期

2 岳昌鸿;;禄粮(外二篇)[J];黄河文学;2011年08期

3 陈润华;;免于遗忘的教育 生活世界与炼金术丙寅篇[J];上海文化;2011年04期

4 孙利芳;;给父亲爱的空间——谨以此文献给父亲节[J];资源导刊;2011年06期

5 李新刚;;有时,被遗忘也是一种幸运[J];文史月刊;2011年07期

6 范静静;;现代居室空间中的彩绘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陈蓓蓓;;空间与自我建构[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8 许前哨;;浅谈景观雕塑设计[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9 向云驹;;碰撞产生的后现代智慧与象征——《新暗恋桃花源》观感[J];艺术评论;2011年08期

10 温建梅;;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拓展“空间”的利器[J];黄河之声;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立;;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感悟[A];三秦文化丛书编辑出版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旺生;;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成因[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文跃;朱岳正;;海洛因依赖者临床记忆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戒毒学术研讨会教材、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前言[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5 孙思白;;试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区别[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6 李绍恩;;略论异地开发的历史与现实[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邓向群;;写字教学应给学生怎样的自主的空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李龙;虞定海;;近代社会变迁中的武术教育[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韩贝传;徐嘉谟;;岩石“固结应力”记忆模型及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凡;郭金丽;;中文词语不同加工水平的记忆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宇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口述历史”推进社会记忆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张长海;“赶大营”历史与现实影响[N];天津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峻峰;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N];忻州日报;2009年

4 徐晓琳(新疆人民出版社编辑);在历史与现实的经纬度上述略人文新疆[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政治学院教授、博导 王炳林;历史与现实的多维透视[N];北京日报;2009年

6 ;空调还有多大的降价空间?[N];科技日报;2000年

7 杭州新希望;先抑后扬 空间有限[N];中国证券报;2001年

8 ;朝认为是挑战历史与现实[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本报记者 谢颖;小说中的历史与现实[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王侃;竞争的空间[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李丽;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省思[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同济大学;2006年

4 葛丹东;空间至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刘善增;三自由度空间柔性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尹海林;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吴琛瑜;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汤黎;人口、空间与汉口的城市发展(1460~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袁朝辉;中国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艳伟;中国传统民居外环境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张南晖;城市商住综合体建筑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贺静;适应新型教育模式的智能化小学建筑空间与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晓文;《桥》:空间叙事的文本[D];青岛大学;2005年

5 周海燕;“果园城”的空间意象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波;大学老校区景观空间更新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白莲;论《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此在与世界之关系[D];山西大学;2005年

8 叶志强;城市公共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9 杨晓东;细胞自动机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D];中北大学;2009年

10 高原;关汉卿杂剧时空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89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989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