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走向更有深度的阐释性史学研究——左玉河研究员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8-06-09 20:45

  本文选题:史学理论 + 学术史研究 ; 参考:《晋阳学刊》2017年06期


【摘要】:新世纪初,左玉河先生以三部大著作震动史学界,他在思想史、学术史研究领域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他的学术探索并未停步。近些年来,左玉河先生将主攻方向确定在历史阐释的方法体系、本土史学理论创新这两个难度很大的课题之上,并已取得一些进展。此次,左玉河教授接受本刊采访,详述个人的学术发展历程,并有较深入的总结与反思,还对一些前沿课题的发展做了展望。这份访谈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Mr. Zuo Yuhe shocked the field of history with three great works, and his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academic history was more and more great. But his academic exploration has not stopped. In recent years, Mr. Zuo Yuhe determined the main direction of attack on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hod system, local history theory innovation on the two very difficult topics, and has made some progress. This time, Professor Zuo Yuhe was interviewed by our journal, detailing his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cess, summarizing and introspecting in depth,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cutting-edge topics. This interview has high academic reference value.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基本体系的构建与具体内容的突破——史学理论创新的两个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1期

2 雷戈;史学理论多元化构想[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1期

3 周文玖;五十年来史学理论发展之回顾[J];河北学刊;2000年03期

4 陈其泰;探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史学理论成就之三[J];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周巩固;关于中国高校史学理论教学的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6 徐庆群;第十一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侧记[J];理论前沿;2001年05期

7 雷戈;从“不可能处”思考史学理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01期

9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04期

10 ;史学理论[J];全国新书目;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达德;;谢本书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2 龚喜春;;谢本书爱国主义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3 胡国枢;;论毛泽东的史学理论贡献与实践运用[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1993年

4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张进;;梁启超的“活态”史学与“三界革命”[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史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邹兆辰;《史学理论大辞典》简评[N];光明日报;2001年

3 张耕华;史学与文学有别之外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年

4 刘建国 杨祥银;第15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在温州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5 梁仁志 徐彬;继往开来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刘军;史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彭刚;历史学家的境界[N];北京日报;2013年

8 ;什么是历史?[N];文汇报;2011年

9 郑成宏;专家研讨历史学的继承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赖国栋;寓意于脚注[N];中华读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震旦;“八十年代”史学谱[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立峰;詹京斯的后现代史学理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史学理论建设的价值取向[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庄永燕;浅析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及其在清学史研究中的运用[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李镭;爱德华·吉本的史学理论和社会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顾友谷;常乃德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琳娟;1983年—中国新时期史学的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7 姜爱智;现代新史学理论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文栋;论历史事实及其认识[D];山东大学;2009年

9 梁文慧;1978-2012年中国大陆心理史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沈慧然;当代中国“史学危机”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0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00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