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政治的存在与“当下”的历史:论阿伦特的历史哲学

发布时间:2018-08-02 17:58
【摘要】:阿伦特对历史的思考继承了尼采和海德格尔对现代历史哲学的批判。她从历史与政治的关联出发,批判了现代历史哲学的"非政治"性,并通过追溯古希腊的历史与政治,建立了一种立足"当下"的"事件"史观,其实质是一种"不朽"的政治史观。阿伦特的历史哲学对于中国当下的"古今之争"和激活自身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启示。
[Abstract]:Arendt's reflection on history inherits Nietzsche and Heidegger's criticism of modern philosophy of history. Starting fro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politics, she criticizes the "non-political" nature of modern historical philosophy and, by tracing back to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cient Greece, establishes a historical view of "events" based on "the present". Its essence is a political historical view of immortality. Arendt's philosophy of history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struggl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and for activating its own historical tradition.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研究》(10YJC720035) 上海市教委人文创新重点项目《阿伦特、施特劳斯与沃格林的政治哲学比较研究》(11ZS3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晓光;浅析邓小平关于时间的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邓晓臻;;海德格尔的“此在”范畴——基于马克思文本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杜萌若;;王羲之的“影响的焦虑”与王羲之影响的焦虑[J];书画世界;2011年01期

6 齐国平;孟亚男;;“此在”与“共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存在主义视角[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王音洁;;餐桌文化与礼乐仪式 李安“父亲三部曲”中的日常中国[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徐珂;;解构论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的视阈[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于,

本文编号:2160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60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1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