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发:中国西方史学史学科的传承与展望
[Abstract]:Under the main lamp, the statue of Cleo on the cover of the first volume of six volumes of "General 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11 Edi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eneral History") came to my eye: Cleo, dressed in a red coat, was moving and looking up at the top of the sky. Look all over the world, pointing people to the distance. I gazed at the goddess, who seemed to ignore what I was thinking at the moment, nor ask what I would like to say mos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western history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General Histor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分类号】:K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善伟;努力建立西方史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评张广智等著《西方史学史》[J];世界历史;2000年05期
2 于沛;西方史学史研究中的问题和方法[J];史学史研究;2002年04期
3 张耕华;一部“经院式”的西方史学史——读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有感[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3期
4 张广智;对21世纪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几点“预测”[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于沛;西方史学史研究中的问题和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加丰;焕然一新的西方史学史著作──读张广智先生的《西方史学史》[J];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06期
7 张广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1978~1998)[J];史学史研究;1998年04期
8 汪诗明;一本有特点的《西方史学史》[J];史学史研究;1997年02期
9 邹兆辰;如何看待李大钊对西方史学思想史的研究[J];河北学刊;2005年03期
10 张广智;耿淡如与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翔;;吴杰先生中日关系史与日本史研究述评[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2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邹兆辰;;国际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法[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应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史学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2 杨春梅;为“顾颉刚年”做个标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葛兆光;宋代民间信仰的历史学研究思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 徐思彦;国际冷战史研究在中国[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郭uQ;重视非学术史学[N];团结报;2009年
6 刘后滨;中国古代史学科的话语权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刘志琴;口述史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靳延史 〖TPCSHK20091112001200BT〗天义;在争议中不断推进的历史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易建平;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需要建立国际学术背景[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侯旭东;喜撰史书与弃置档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利红;欧洲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晶洁;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D];复旦大学;2008年
4 易兰;兰克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作用;越界取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延延;罗伯逊史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雅宁;罗德尼·希尔顿的史学思想探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董彩琳;伯瑞的进步史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利国;维兰尼及其编年史述评[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镭;爱德华·吉本的史学理论和社会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焦帅;中国大陆学者著作中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1980-2009)[D];扬州大学;2010年
8 顾海萍;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心理分析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静文;《史记》与《历史》人物叙事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明;伏尔泰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管窥[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55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45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