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社会变革对学术期刊的影响探悉——基于美国《物理评论》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9-07-13 17:44
【摘要】:189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三位教师创办了《物理评论》,成为美国第一本物理学刊物。大约40年后,发展为物理学界最核心的权威期刊。文章介绍了《物理评论》最初6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此期间期刊的容量进行了统计研究,结合统计期间美国的时代特征,分析社会变革对学术期刊的影响。
[Abstract]:In 1893, three teachers at Cornell University founded the Physics Review, becoming the first physics journal in the United States. About 40 years later, it developed into the core authoritative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 Review in the first 60 years, and makes a statistical study on the capacity of periodicals during this perio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statistical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hange on academic journals.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物理学与光电工程系;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G239.712;K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冯烨,梁立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时空特征及学科层次析因(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5期

2 赵佳苓;美国物理学界的自我改进运动[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04期

3 赵佳苓;大萧条对美国物理学界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04期

4 东方无忌,郭继贤;战争与科学——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OSRD[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亚军;;学科分类及相关概念梳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梁立明;科学技术指标频度分布研究及其在科技决策和管理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670030回溯[J];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3 陈亚文;;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植入产业创新问题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4 孙俊;潘玉君;姚辉;郭林生;和瑞芳;刘树芬;赵健霞;杨小燕;;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5 冯烨;梁立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文化中心分布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6 刘锦春;刘兵;;科学中心:公众亲历和消费科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3期

7 袁江洋;;科学中心转移规律再检视[J];科学文化评论;2005年02期

8 曾晓萱,余锋;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发展的回顾[J];科学学研究;1990年01期

9 栾春娟;王续琨;王贤文;;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专利中心的转移[J];科学学研究;2008年04期

10 胡运珉;;世界科技中心是如何转移的——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39题质疑[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则渊;;理论科学学一般问题研究[A];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纪念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钟镇;中国物理学研究绩效与发展特征的国际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3 栾春娟;专利文献计量分析与专利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5 姜锡东;科学技术资源的转化过程与地理分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国成;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文化背景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晓文;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研究与我国科学发展状况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中华;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社会学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2 林学俊;从科学中心转移看科研组织形式的演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04期

3 刘则渊 ,王海山;近代世界哲学高潮和科学中心关系的历史考察[J];科研管理;1981年01期

4 赵佳苓;美国物理学界的自我改进运动[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04期

5 刘鹤玲;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昕;;学术期刊中抄袭剽窃的现状分析及治理举措[J];文史知识;2009年01期

2 林文勋;;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史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左玉河;;学术期刊与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J];河北学刊;2008年05期

4 ;“那年国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征图启事[J];文史博览;2009年02期

5 ;“那年国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征图启事[J];文史博览;2009年03期

6 ;“那年国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征图启事[J];文史博览;2009年06期

7 ;“那年国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征图启事[J];文史博览;2009年07期

8 ;“那年国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征图启事[J];文史博览;2009年09期

9 ;“那年国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征图启事[J];文史博览;2009年01期

10 ;“那年国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征图启事[J];文史博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齐木德道尔吉;;魏弥贤教授著作目录(1966-2002)[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2 张蒙;;北京历史与社会变革——“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史研究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3 刘俐娜;;晚清史学的发展与变革[A];首届“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魏建;;阐释的智慧——以郭沫若对孔子的评论为例[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5 方诗铭;刘修明;;奴隶制时代和中国古代社会——评《奴隶制时代》[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6 吴晓群;;论古朗士的古史研究: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学家与他所研究的社会转型问题[A];爱智与弘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家范;“新史学”旨趣实践会通第一人[N];文汇报;2007年

2 谢保成;郭沫若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N];光明日报;2007年

3 乐雨;《中华大典》历史分典 继承发扬中国史学遗产[N];科学时报;2008年

4 河南省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邹凌云;创造性地对待历史传统[N];学知报;2010年

5 河南省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邹凌云;创造性地对待历史传统[N];学知报;2010年

6 河南省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邹凌云;创造性地对待历史传统[N];学知报;2010年

7 河南省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邹凌云;创造性地对待历史传统[N];学知报;2010年

8 河南省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邹凌云;创造性地对待历史传统[N];学知报;2010年

9 河南省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邹凌云;创造性地对待历史传统[N];学知报;2010年

10 河南省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邹凌云;创造性地对待历史传统[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文远;中国近代进化史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常斌;浅论社会转型中的英国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左传;土家族史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梁洁;中国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薛文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4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14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