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春秋》学的通史精神初探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西古代历史、史学及理论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1ZDXM770004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泰;董仲舒与今文公羊学说体系的形成[J];孔子研究;1998年01期
2 吕绍纲;董仲舒与春秋公羊学[J];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3 赵伯雄;从《春秋繁露》看董氏《春秋》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李英华;公羊学论略[J];管子学刊;1998年04期
5 黄开国;董仲舒《公羊》学方法论[J];哲学研究;2001年11期
6 陈嘉珉;试论董仲舒“不与民争利”的伦理经济思想[J];江淮论坛;1993年01期
7 杨润平;从董仲舒到司马迁——关于哲学与历史的思考[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6年Z1期
8 周桂钿;董仲舒哲学与《公羊传》[J];管子学刊;1994年01期
9 张显传;从历史教育说董仲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汤其领;;董仲舒公羊学体系形成初探[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大治;;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对汉代政权统一的影响[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2 司马迁;;史记·董仲舒传[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3 杨树;;董学初探[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4 董承耕;董承荣;;董仲舒生平思想概述[A];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专集[C];2002年
5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6 董承荣;;董仲舒的治国之道[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7 徐心希;;浅谈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与汉代史学观念的更新[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8 杨青;;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A];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专集[C];2002年
9 陈志;;董仲舒的思想和主张[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10 陈名实;;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与祖国的统一大业[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振贵;研究《春秋》学的一部力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2 赵晓耕;《春秋》与“春秋决狱”[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记者 陈香;应该进一步发掘《春秋》经学文化的深厚内涵[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魏文华 衡水董仲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董仲舒生平思想与现实意义[N];衡水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占祥 实习记者 李硕芳;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年系列活动完美落幕[N];衡水日报;2009年
6 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晋新;《春秋》的现代诠释[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魏文华 河北衡水董仲舒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董仲舒研究室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传承董子思想 打造现代文明[N];衡水日报;2009年
8 魏文华;“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年暨董仲舒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许继发;俊彦荟萃“《春秋》会”[N];潮州日报;2010年
10 李丽;“孔子之文在仲舒”[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历史与诠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崔涛;董仲舒政治哲学发微[D];浙江大学;2004年
3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聂春华;董仲舒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6 辛治洋;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傅希亮;道德史观与《左传》文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刘同辉;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岳宗伟;《论衡》引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宗权;董仲舒政治哲学思想探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应根;美善合一[D];安徽大学;2002年
3 张鹏;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政治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绍华;董仲舒君主观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霍炬;董仲舒与西汉前期文论理论前提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廖小东;董仲舒政治哲学试论[D];湘潭大学;2003年
7 钟来全;董仲舒历史发展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郑任钊;何休公羊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张树志;董仲舒伦理政治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10 刘峰久;汉代儒学神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4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3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