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传统政治历史观的纠结
本文关键词:中日两国传统政治历史观的纠结
【摘要】:中国相当成熟的传统史学与政治历史观,传入社会发展尚属早期的日本,经其作出一定改造之后,对整个日本的社会政治起到导引路向、改铸结构的作用。日本史学是在中国影响下诞生的,其早期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无不明显表现出中国史学的影响。日本古代天皇"万世一系"的政治面貌,实际是在中国儒学历史观和正统论影响下形成的,但却被用为日本优越于中国的根据;在"大一统"观念和"华夷"思想上,日本同样在接受中国理念时有所改造,造成同源文化之间相异之处的纠结。从历史文化根源上对此予以探研,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政治历史观 纠结 大一统 正统论 万世一系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外史学理论比较研究”(项目号:04JZD00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3
【正文快照】: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邻,自古以来联系密切,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交流尤其影响深远。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成熟化都远远早于日本,日本一经接触中国,其社会发展进程就具有中国文化影响的印记。但学术界xO究中日两国关系史、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极少涉及中国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治忠;;论中国古代的政治历史观[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阚琉声;论荀子历史思想中的时变与不变[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J];哲学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德仁;;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史学正统论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9年07期
2 王晓清;宋元史学的正统之辨[J];中州学刊;1994年06期
3 王传;;正统论的演变及其价值述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赵丽;;试论正统论史观的特征[J];文教资料;2009年32期
5 钱茂伟;杨奂、郑思肖的正统观辨析[J];史学史研究;2000年03期
6 聂翔雁,霍矜萍;谈王夫之与司马光史学思想的相似性[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王记录,闫明恕;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8 舒习龙;;近代正统论的嬗变及其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22期
9 向燕南;论王垎的史学思想[J];学术月刊;2002年03期
10 施建雄;;中国封建社会正统论的思想体系及时代特点[J];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2 杨念群;;中国历史学如何回应时代思潮(1978—2008)[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兴涛 ■刘正寅;“中华民族”观念形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北京日报;2002年
2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尤学工;史学可以娱乐化吗[N];北京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英芳;论19世纪英国“辉格派”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2 于慧莉;王垎史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娟;两《汉纪》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方圆;论习凿齿之史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志先;王夫之秦汉史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玉;明代史学家群体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7 仲广军;对陈寿评论的思想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哲;从《容斋随笔》看洪迈的史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燕飞;费正清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1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69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