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中国道路、思潮论争和单线式历史思维的超越

发布时间:2017-10-03 20:06

  本文关键词:中国道路、思潮论争和单线式历史思维的超越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道路 多样化思潮 单线式历史思维 现代化史观


【摘要】:中国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多样化思潮对中国道路进行不同的解读,造成思想混乱。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体系中,一直存在一种单线式历史思维。这种历史思维衍生出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诸多悖论,并形成否定性结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史观,以及作为具体表现的多样化社会思潮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这种历史思维的产物。只有超越单线式历史思维,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中国道路 多样化思潮 单线式历史思维 现代化史观
【分类号】:K01
【正文快照】: 不管是国家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还是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整合,都必须有坚实的历史观支撑。在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体系中,一直存在一种单线式历史思维,这种思维衍生出对新中国发展道路的否定性结论。中国思想领域多样化思潮激烈争鸣,就思想原因来说,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新文;;当代中国三大思潮反思[J];社会观察;2014年03期

2 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炎黄春秋;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丰;周德兵;;论在不断改革开放中继续解放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陶富源;;怎样看待民主社会主义[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戴先英;;从科学社会主义同义语到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民主社会主义的蜕变历程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4 刘长龙;;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再思考——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三十周年[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周树志;;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唐斌;;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实质及其抵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陈浩然;;正本清源:马克思恩格斯是共产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对民主社会主义者与社会民主主义者的论断[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8 韩晗;;“遗失的美好”——以《}\茜》月刊为核心的史料考辨[J];长江论坛;2011年03期

9 杨敏;;理性看待社会思潮影响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丁戎;鄢进;;大中专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建设的当前任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运宏;;平等保护原则的规定及其意义[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莫世波;;必须同民主社会主义划清界限[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碧云;陈宏滨;;论中国模式与民主社会主义模式[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传鹤;;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与谢韬先生商榷[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韩源;;共建和谐世界——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新战略[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郭强;;2005年以来学术界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综述[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楚刃;;学习董必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8 贺瑞;;论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及其影响[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9 轩传树;;中国道路研究的视角与范式[A];“改革与创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4 邹升平;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文化;葡萄牙共产党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9 赵岳阳;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龚培河;“中轴线”理论及其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比与反思[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丰;改革开放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服力初探[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于天博;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的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郑丽;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民主思想[D];西华大学;2011年

4 高慧娟;关于布哈林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戴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思考[D];新疆大学;2011年

6 李文福;胡锦涛关于民主的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夏立强;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与反垄断法治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玉香;思想多样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郑州大学;2007年

9 张涛;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杨荣号;历史在见证[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魁森,程彪;历史思维方式的当代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2 陈灿;;试析史家历史思维的结构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杨魁森;周立秋;;用历史思维去认识生活世界[J];学术界;2009年01期

4 冷岫;;关于历史思维模式的断想[J];学习与探索;1988年02期

5 王少卿;谈谈由现实史向全部可能史拓展的历史思维[J];学术界;1991年04期

6 刘立新;;历史教学与历史思维[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7 于沛;科学革命和历史思维[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2期

8 夏祖恩;论“历史思维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9 吴晓冬;历史思维漫谈[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10 吕增军;注重历史思维个性品质的培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高鑫;;经学元典“五经”的历史思维[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C];2013年

2 程彪;;超越实证与思辨——马克思哲学的历史思维方式[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杨一博;对历史思维进行审美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复旦大学 余伟;以历史思维重整以往一切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赵琪;用历史思维提升政策制定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金玉国;锤炼厚重的历史思维[N];解放军报;2014年

5 辉县市高级中学 刘继国;浅谈历史思维的能力与提高[N];新乡日报;2008年

6 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梁少立;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N];学知报;2011年

7 蔡泉水;准确诠释 凝练展示 深情宣誓[N];江西日报;2014年

8 王泽民;儒家精神的历史影响[N];甘肃日报;2008年

9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贺长余;“现实”的哲学历程[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丽;加拿大历史思维项目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红霞;史料分析中历史思维的培养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范多宝;高中生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芸;论历史思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谢远通;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能力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谭广兵;论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3年

7 陶伟;初中历史教学“842”模式评价体系改进与优化策略的理论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6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66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