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师培的上古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7:37
本文关键词:论刘师培的上古史研究
【摘要】: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民国史上,最为复杂矛盾的学者当推刘师培。他作为清末民初一位成果斐然,声望卓著的经学家与语言文字学家,在清末民初的学术领域和政治舞台上都有令人瞩目的表演。身处19世纪末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期,使得刘师培较之前贤更多了一层时代的遭遇,他适逢新史学大潮风起云涌的时代,早早的接受了进化史观,力倡新史学和民史,这一时期他的学术主张是不同于他后期文化保守主义的部分,而应该纳入新史学大潮之中来看待的。 对刘师培所进行的“以字诠史”的研究进行的梳理总结,基于语义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刘师培的史学探索工作,这是他对晚清史学革命的贡献。并且尝试着探讨这种研究方法与扬州学派的小学研究传统以及西方历史语言学传入中国之间的联系与传承。 在刘师培早期的历史研究,特别是上古史研究之中,中国人种与文明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刘师培接受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的影响,承认以华夏族为代表的中国人种、文明自西方巴比伦而来,显然基于多方面因素。此说有助于作为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刘师培以及国粹派中人实现他们排满复汉的奋斗目标。这反映出他们的一种两全心态——保持民族特性的同时获得国际认同。不过,两全心态同时也带来了两难困境不易两全,使得刘师培1907年后放弃此说。在那之后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出现和不断发展,西来说渐渐失去了支持。
【关键词】:刘师培 上古史 以字诠史 人种文明西来说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选题缘起8-9
- 二、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意义和重点11-12
- 第一章 新旧之间——从新史学到国粹派12-23
- 一、刘师培史学思想对新史学坚持12-16
- 二、新与旧之间16-19
- 三、道路的选择:化经为史19-23
- 第二章 刘师培的以字诠史观23-36
- 一、何谓"以字诠史"23-26
- 二、刘师培"以字诠史"研究的具体考察26-33
- (一) 学术的起源和流派27-28
- (二) 民权和君权28-30
- (三) 宗法权力的兴起30
- (四) 古代的国家机器和以武立国30-31
- (五) 数字和八卦31-32
- (六) 城市社会与国家的起源32-33
- 三、"以字诠史"的意义33-36
- 第三章 关于西来说的分析36-49
- 一、西来说观点简述36-37
- 二、刘师培对西来说的接受与阐发37-40
- 三、科学还是宣传——对刘师培西来说的再认识40-49
- (一) 从纯粹的语言学科角度40-41
- (二) "西来说"本身的谬误与矛盾41-44
- (三) 西来说盛行一时的原因——经学去意识形态的努力44-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经盛鸿;论刘师培的三次思想变化[J];东南文化;1988年02期
2 吴雁南;刘师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心学[J];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11期
3 李洪岩,仲伟民;刘师培史学思想综论[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4 浦伟忠;;论刘师培《左庵集》的学术思想[J];清史研究;1992年04期
5 钱婉约;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破”与“立”[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6 经盛鸿;刘师培史事考订[J];史学月刊;1986年03期
7 郑师渠;;刘师培史学思想略论[J];史学史研究;1992年04期
8 经盛鸿;;论刘师培的前期思想发展[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颖;《说文解字系传·部叙》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84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8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