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处理国际问题要非常冷静”的论断及启示——基于复杂性科学视野
本文选题:邓小平 切入点:复杂性科学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邓小平"处理国际问题要非常冷静"的论断内涵十分丰富,基于复杂性科学视野,它体现了邓小平的整体思维、变化思维和关系思维。由于国际问题的不可预测性、国际问题中危与机并存,以及人们在认识国际问题方面的非理性等因素,导致我们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有时可能会不够冷静。为了做到非常冷静地处理国际问题,就需要我们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不仅要努力做好充分的预判,摒弃一些错误的思维模式,还要大力加强把冷静作为一种领导力的培养,唯此,才能够做到有效地破解国际难题。
[Abstract]:Deng Xiaoping's conclusion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be very calm in dealing with international issues" is very rich in connotation.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perspective of complexity, it embodies Deng Xiaoping's overall thinking, changing thinking, and relational thinking. Because of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issues, The coexistence of danger and opportunity in international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irrationality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problems, may sometimes lead us to be not calm enough in dealing with international problems. In dealing with international problems, we should not only try our best to make good predictions, abandon some wrong thinking patterns,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alm as a kind of leadership.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olve international problems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思政部;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邓小平‘南方谈话’大众化研究”(编号:MKS1314) 景德镇陶瓷学院自选课题“邓小平‘南方谈话’大众化研究”(编号:景陶院发[2011]112号文件)
【分类号】:A849;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利生;祝黄河;;现状与展望: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系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新平;粟进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周莉;浅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郭锐敏;;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民主输出的特点及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郝敬胜;;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实践与理念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8 李正华;;邓小平、陈云的改革思想比较[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9 戴媛媛;;《说文解字》“心”部字与常用简化汉字对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徐晓宇;;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权文荣;;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4 程淑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5 廖胜华;;科学发展观地域化的广东类型[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6 黄卫平;郑超;;经济特区的政治逻辑——献给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7 彭先兵;倪新兵;;基于东莞看实施“和谐共享战略”建设幸福广东的路径[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振亮;;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3期
2 郭星云;;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丰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靳义亭;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徐鸿武;魏宛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J];红旗文稿;2008年22期
5 张昌林;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6 江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J];学理论;2010年25期
7 颜军;;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传承与发展[J];理论月刊;2010年03期
8 李克敏;;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4期
9 黄志恒;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祝黄河;张吉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庆;国际问题报道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听招呼[J];新闻战线;2002年06期
2 沈雅梅;第一届全国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04期
3 李慎明;;研究国际问题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日本学刊;2006年04期
4 谭吉华;;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和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3期
5 ;《国际问题资料》1984年要目索引[J];国际问题资料;1984年24期
6 ;《国际问题资料》1985年1—11期要目索引[J];国际问题资料;1985年12期
7 ;《国际问题资料》1985年12~24期要目索引[J];国际问题资料;1985年24期
8 田应奎;当前急需深入研究的重大国际问题[J];理论前沿;2000年22期
9 龚喜林;夏仕;何新春;;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处理复杂国际问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6年19期
10 罗洁;;到日本去介绍中国的国际问题传播[J];世界知识;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张微 实习记者乔玲;形成在重大国际问题方面的话语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李开盛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国际问题需要前瞻性战略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袁国女;研究国际问题 认清世界形势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彭华;增强责任感 使命感 自觉为大局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细节决定成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中俄外长通电话[N];人民日报;2009年
7 庞中英;一些国际问题术语的曲解[N];文汇报;2010年
8 林昶;板凳须坐十年冷[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钱去非;“网络环境下的国际问题专业图书馆”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中国和俄罗斯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浩然;邓小平处理国际问题的思想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2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7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