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冷战期间美国在中东的楔子战略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2 09:53

  本文选题:中东 + 美苏竞争 ; 参考:《阿拉伯世界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冷战期间,中东地区是美苏竞争的焦点之一,美国中东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限制苏联势力扩张,为此采用了楔子战略谋求联盟预阻与联盟分化。一是通过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等多边安全组织来防止苏联在中东的势力扩张;二是推行政权颠覆、军事征服来防止苏联势力在中东的增强;三是进行援助比拼与苏联就中东关键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从战略效果来看,在冷战绝大部分时间内,尽管美国未能完全将苏联的影响在中东清除,但总体而言在美苏中东竞争中处于优势。不过中东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和动荡的局势使得美苏双方都无法一劳永逸地控制中东,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战略投入,这也导致美国对中东的楔子战略因战略资源约束而出现变化,形成了美苏在中东互有优势的局面。
[Abstract]:During the Cold War, the Middle East was one of the focal points of U.S.-Soviet competition. The primary goal of American Middle East policy was to limit the expansion of Soviet power. Therefore, the wedge strategy was adopted to seek alliance pre-obstruction and alliance differentiation. One is to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Soviet power in the Middle East by organizing multilateral security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Baghdad Treaty Organization and the Central Treaty Organization, the other is to carry out regime subversion and military subjugation to prevent the strengthening of Soviet forces in the Middle East. Third, the aid competition with the Soviet Union on the key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fierce competition. In terms of strategic effect,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failed to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Soviet influence in the Middle East during most of the Cold War, it was generally superior in the Middle East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However, the complex ethnic, religious and turbulent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has prevent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from taking control of the Middle East once and for all, but requires sustained strategic investment. This also led to the change of American wedge strategy towards the Middle East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strategic resources, which resulted in the mutual superio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viet Union in the Middle East.
【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分类号】:D81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崔广彬;从杜鲁门主义到艾森豪威尔主义战后四五十年代美国中东政策浅析[J];北方论丛;1996年06期

2 兰岚;;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中东政策——从欧米加计划到艾森豪威尔主义的诞生[J];世界历史;2009年01期

3 黄民兴;;试析冷战在中东的分期和特点[J];史学集刊;2011年03期

4 陈天社;;萨达特时期美国对埃及援助的效果与背景[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万光;40年代和50年代美国中东政策回顾[J];西亚非洲;1993年02期

6 万光;;美国中东政策的抉择[J];现代国际关系;198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德刚 ,赵伟明;中东棋盘上的伊拉克战略地位浅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2 张熠;从第三次中东战争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J];阿拉伯世界;2004年05期

3 王猛;;中沙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5期

4 李小军;;论二战后土耳其中东政策的演变[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3期

5 严润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在中东对苏联的石油冷战[J];沧桑;2011年06期

6 刘中民;海权争霸与俄苏的兴衰及其历史反思[J];东北亚论坛;2004年06期

7 李兵;;俄罗斯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探析[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8 徐娅囡;吴建章;;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动机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04期

9 庞大鹏;;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中东[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1期

10 何跃,牛文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伊朗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向丽华;;对问题导向研究倾向的评估——以对外援助研究为例[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燕军;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延长;后冷战时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与个案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黄琳;中东能源因素对大国能源战略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刘悦;1973-1974年石油危机和美国的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新刚;现代叙利亚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白玉广;美国对以色列政策及美以关系的发展(1948-1980)[D];复旦大学;2003年

8 陈天社;埃及对外关系研究(1970-2000年)[D];西北大学;2004年

9 李兵;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崔守军;中东地区安全复合体[D];外交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顺;海合会国家对美、中外交政策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雪;苏联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实践(1954-195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涛;俄国穆斯林与1917年革命[D];西北大学;2011年

5 朱泉钢;约翰逊政府满足以色列坦克请求的政策[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吉军;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杨会芳;苏联伊朗关系演变研究(1917-1947)[D];兰州大学;2011年

8 和婷;苏联集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1947-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爱雪;尼克松政府援助伊朗政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陶晓星;外部援助与埃及经济转型探析(1956-1981)[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5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5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