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新中国周边外交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8-06-22 11:16

  本文选题:新中国 + 周边外交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9期


【摘要】: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周边外交工作。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周边外交经历了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到"睦邻安邻富邻",从"亲、诚、惠、容"周边外交新理念到"命运共同体"概念的不断创新发展。未来中国周边外交将继续深入开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
[Abstract]:Peripheral diplomacy is the top priority of China's diplomatic work.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great import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peripheral diplomacy. With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ituation, China's peripheral diplomacy has experienced from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to "shelving disputes and jointly developing," from "being good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with neighbors as partners," to "good-neighborly neighbors with rich neighbors," from "close friends, sincerity, and benefits," From the new concept of peripheral diplomacy to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of fate",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of fate"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nov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 future, China's peripheral diplomacy will continue to be carried out in depth, and esc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wo hundred years" goal.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对非援助与贸易和投资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2CGJ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重明;;科学发展观形成阶段探讨及其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邵德奇;;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的特点与趋势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8年03期

3 张红亮;梁晓鹏;亢爱国;;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阶段模型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9年06期

4 刘忠良;试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5 段尧清;汪银霞;;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纵向透视[J];情报科学;2006年06期

6 谷斌;盖玲;周丹;王英赞;;关于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模型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8年03期

7 刘东;;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科学发展观[J];理论前沿;2009年03期

8 赵玉;;现代派文学发展历史及特征研究[J];理论前沿;2006年17期

9 陈友清;;论一国两制法学及其形成和发展[J];中国法学;2006年02期

10 孙峰;;军事物流简史及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庆钧;;论曲诺的被保护民地位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发展阶段[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2 刘汉东;;边坡失稳定时预报研究的发展阶段[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磊;蔡克光;;从“逐水而居”到“一江两岸”——对滨江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陶永红;苗红萍;王红梅;;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与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5 朱冬元;邹伟进;郭明晶;;浅析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牧仁;;浅谈优抚医院加入WTO应如何健康发展[A];2002年度医院管理学第二届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曰武;刘俊丽;;渗流力学的发展及应用[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彭厚英;;西方职业教育制度发展阶段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侯玉凤;;基于诺兰模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探[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10 赵泽英;彭志良;王海;;贵州进行精确农业应用研究的探讨[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永江;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电力需求[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李怀义;“新的发展阶段中效率和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结项[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红珠;中国经济仍处在较快发展阶段[N];期货日报;2008年

4 窦玉沛;以技术和创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社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贾铁军 张春友;中土全面互信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N];光明日报;2009年

6 于浩;二手车市驶入规模发展阶段[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匡华安;钢铁行业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冶金报;2010年

8 FN记者 谢利;中国进入自动售货机快速发展阶段[N];金融时报;2005年

9 山 石;AIM的两个发展阶段[N];证券时报;2004年

10 记者 凌云;融信集团公司日前成立[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露;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仿真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梁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中国不同地区的引资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杨建仓;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王铁;中国的自主辐射型现代化: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D];苏州大学;2009年

6 汤卓炜;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屠新泉;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周婷;我国外贸企业出口技能识别与排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树梅;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钱生越;南京市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陈娜仁其木格;大蒙古国时期“额耶”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俊超;基于演进视角的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高蓉;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边红;中国亲属容隐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范丽斌;基于实物期权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徐文俊;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寿命周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郭丽萍;韦斯顿衍生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友青;西安制药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模式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52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52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