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关系拟“再重启”的逻辑、领域与限度
[Abstract]:After Trump came to power, the new American government began to pursue new diplomatic ideas and "restart" US Russian relations. This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ts new diplomatic concept, but also a realistic need to contain China. It is also an option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policy of confrontation with Russia. The field of "reopening" of the US Russia relations includes the Syria issue. However, although Trump's desire for "reopening" US Russian relations is obvious, the anti Russian sentiment, which is clearly domin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the public opinion community and the elite group, is bound to be greatly reled; the United States can not lift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hegemony and hegemony, monopole and multipole, rise and pressure, and containment and counteraction are difficult to eliminate. In addition, the contradi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NATO and Russia are irreconcilable around "East Expansion" and "anti East Expansion", and the intensity of military containment and anti containment is difficult to mitigate. All these factors restri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is still possible to "repeat the sam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 and Russia is difficult to chang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美博弈对中俄、中美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BGJ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51.2;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凡;;苏格兰“钉子户”大战美国地产商[J];东西南北;2008年05期
2 王建;王让新;;中美外交理念和政策比较的哲学思考[J];求实;2006年S2期
3 闫文虎;;文明冲突 文明对话 文明交往——三种“文明观”的外交理念和实践及发展趋势[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闫自兵;;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J];群文天地;2012年18期
5 王明进;;李克强外交理念的共赢效应[J];人民论坛;2013年19期
6 卢光盛;;从“诚”的外交理念看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关系[J];世界知识;2014年05期
7 任佐文;;从传统文化视野看中美外交理念的差异[J];考试周刊;2012年33期
8 汪浩;周恩来的外交理念与21世纪先进文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高辉;浅析新中国外交理念的转换[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姜英梅;试析沙特外交资源与外交理念[J];阿拉伯世界;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洁勉;;试论新中国外交理念发展和战略定位变化[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赵启正;;总编的话[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号(总第2期)[C];2010年
3 赵国军;;美国国会对印度国家形象的认知变迁及其动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5 黄云静;;中国对东南亚的佛教交流[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号(总第8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参与记者 刘恺 宋宗利 应强 田栋栋 宋晨 陈莹莹 王帆 伍海燕 叶书宏 赵燕燕 文史哲 等;“用一种最朴实的方式宣示中国的外交理念”[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 王存刚;中国外交理念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毛晓刚;“真实亲诚”交朋友彰显中国外交理念[N];北京日报;2013年
4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庄雪雅;中国诚意,筑起印尼“国家骄傲”之桥[N];人民日报;2014年
5 肖f^ 牛勇;“和”:中国外交理念的植根之道[N];吉林日报;2009年
6 记者 侯丽军;路甬祥会见美国国会前参议员代表团[N];人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潇予;刀林荫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助手团一行[N];云南日报;2013年
8 宋婧;美国国会助手团来常访问[N];常州日报;2013年
9 十 月;游目美国国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王冲;美国国会议员为何频频反华[N];世界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牛海彬;有限的合作:美国国会与联合国[D];复旦大学;2006年
2 赵国军;美国国会议员中国观研究(1989-2006)[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李莉;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提案及其表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彬彬;特朗普2016总统竞选中的民粹主义表现[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7年
2 李宗芳;奥巴马的外交理念:理想与现实困境[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6年
3 王常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新理念探析[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6年
4 马良;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外交新理念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5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小兰;论国际政治大舞台下的中国“和谐世界”外交理念[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向前;中国和谐外交理念视角下的亚太地区国际秩序转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史梓渊;中国对美国国会游说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王秦文;试析美国国会中的非正式组织“中国联线”[D];外交学院;2016年
10 陈夏炎;美国国会围绕第一次委内瑞拉危机的讨论及其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52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5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