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全球化”概念的争议
[Abstract]:As a social movement of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globalization is a new historical phenomenon which began to appear in the late 20 th century. However, many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have traced the starting point of globalization back to a longer history, even thinking that globalization is accompanied by the entire history of mankind. These "pan-historicist" interpretations of globalization not only hinder our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globalization, but also prevent people from taking the right 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t may even lead people to abandon their effort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through innovation in thinking and action. Historically, the global consciousness that has evolved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contributed to the move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This concept also coincided with this era.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s of the 20th century gave birth to the power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its quantity finally brought about qualitative changes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t heralds a future of decentralization, which is the goal of global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公共管理中的‘中心—边缘’结构探究”(项目号:2014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文胜;;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张春玉;;电影视角中的文化全球化:强势文化与多元化文化主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3 李宁;;后经济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在韩国的发展[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梁华;;文化差异因素与英语写作[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储新宇;;区域合作秩序建构的条件分析——历史维度的经验考察[J];东北亚论坛;2007年01期
6 江西元;;从新天下主义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理念选择及其实践意义[J];当代亚太;2007年12期
7 许华;美国的苏联学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8 张昊琦;;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03期
9 刘凯;陈志;;全球化时代制约国家主权让渡的困难和问题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10 李保国;;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场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郁建兴;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一个概念性考察[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张建华;;俄罗斯外交取向的历史文化传统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5 朱军;;现代都市边缘知识人的身份认同困境——以亭子间文人为例[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6 曾一果;;身份的标识:大众媒介与都市空间的再生产[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7 刘高见;;新媒体语境下受众阅听行为变化初探[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庄锡福;庄树宗;;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龙柏林;;生态风险生成的三重追问[A];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于l,
本文编号:2154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5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