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印领土西段边界争端中的证据分量问题——基于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判案证据规则视角

发布时间:2019-08-08 06:28
【摘要】:近年来,中印西段领土边界纠纷呈现升温趋势。从证据分析角度看,1684年和1842年条约因相关条款含糊不清而缺乏证据效力;同样,印度主张的各种地图也缺乏证明价值。与之相比,历史证据和有效管理证据证明我国对西段地区具有领土主权。印度以实际控制为据企图对抗我国对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主权,因1959年关键日期已"固化"其归属于中国,所以其采取的任何嗣后利己行为不具有可采性。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印两国为了维持边界的稳定谈签了一系列协定,但鉴于印度依据片面理解的实际控制线,不断在西段部分地区制造各种事端,故我国应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反措施,进而为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提供法理和相关证据基础。
[Abstract]:......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证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BFX189)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YJC82016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体强;;中印边界问题的法律方面[J];国际问题研究;1982年01期

2 康民军;“约翰逊线”及其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地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戴超武;;中印边界问题学术史述评(1956~2013)[J];史学月刊;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彬;;相关情况规则中的实际控制效力研究——从国际法院司法判例角度[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王秀梅;;领事通知问题论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盛红生;;论国际人权法对国际刑法的影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余劲松;;人大国际法学的发展和学术特色[J];法学家;2010年04期

5 曾皓;;试论领土法的新发展——有效占领制度——兼论中印争议地区的归属[J];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6 高云;;试论外交保护制度的变革及发展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7 何志鹏;;国际社会的法治路径[J];法治研究;2010年11期

8 林笑霞;;国际投资仲裁中危急情况的适用——以阿根廷所涉国际投资仲裁为例[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9年03期

9 王明国;;国际授权与国际合作——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关联研究的新探索[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1期

10 邵建平;刘盈;;国际法院对岛礁争端的裁量与南海维权——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亚太;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伟;;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在加勒比海的领土和海洋边界争端案(尼加拉瓜诉洪都拉斯,1999-2007)[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2期[C];2007年

2 赵伟;TAN Shuangpeng;;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在加勒比海的领土和海洋边界争端案(尼加拉瓜诉洪都拉斯,1999—2007)[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2期 总第6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小霞;国际投资法中的根本安全利益例外条款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宏乐;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最惠国条款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房功利;中国国防战略演变研究(1949-2002)[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随新民;中印关系的社会认知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8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秀梅;国家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顾婷;国际公法视域下的WTO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璐妍;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袁萍;关于海盗罪中普遍管辖原则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俞佳;普遍管辖权行使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于红梅;中印边界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6 郭鹏;中印领土争端解决方法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赵允勇;论“对一切”义务在国际法院审判中的适用[D];青岛大学;2011年

8 张海誉;中印边界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康民军;地理原则能论证“麦克马洪线”的有效性吗?[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杜小林;从国际法看中印边界问题[D];外交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升祺;;1929年版《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何以有两种不同版本?——兼评西姆拉会议(1913—1914)[J];中国藏学;1990年01期

2 李华;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起因及苏联反应探析[J];党的文献;2002年02期

3 戴超武;;关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和中苏分裂研究的若干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4期

4 张植荣;中印关系的回顾与反思——杨公素大使访谈录[J];当代亚太;2000年08期

5 王琛;试论1949—1951年中国的印度政策与西藏的和平解放[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2期

6 王中兴;60年代中印边境冲突与中国边防部队的自卫反击作战[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05期

7 叶正佳;五十年来的中印关系:经验和教训[J];国际问题研究;1999年04期

8 程瑞声;中印边界谈判及其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3期

9 戴超武;;1965年印巴战争与美国的反应和政策[J];世界历史;2008年02期

10 宋德星;南亚地缘政治构造与印度的安全战略[J];南亚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宏毅;;国际法在解决领土争端中的作用及困境评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2 邵建平;;柬泰柏威夏寺及其附近领土争端透析[J];学术探索;2009年04期

3 张昊;李帆;;日俄领土争端:国际国内的双重博弈[J];改革与开放;2011年08期

4 邵建平;;缅甸和泰国领土争端的由来及解决前景[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4期

5 吴远青;;亚洲国家领土争端的原因及其影响[J];科技风;2012年15期

6 文婷婷;;俄、韩对日领土争端的舆论引导对中国的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7 杨勉;;打、谈、诉、挤、拖、磨——领土争端的处置方式[J];世界知识;2013年07期

8 陈淑珍;战后世界领土争端地区主要分布及原因初探[J];三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专辑);1996年02期

9 尹继武;;今天,领土争端怎么解决?[J];百科知识;2012年22期

10 杨宝荣;尼日利亚和喀麦隆解决领土争端取得进展[J];西亚非洲;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玉玲;赵菊芬;;国际法下钓鱼岛主权争端的评估[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3年卷第2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晓英;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日俄和约缔结无盟[N];检察日报;2000年

2 日本国立新o_大学副教授 张云;解决东亚领土争端需有大智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3 张志鹏;新教宗或可在调停英阿领土争端上发挥独特作用[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孙西辉 编译;《外交学人》:日俄解决领土争端存在有利条件[N];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邢立腾;领土争端:日俄表现“两重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王凯;俄日领土争端出现转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7 驻京记者 王少U,

本文编号:2524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24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